个人简介: 林鸿 ,宣恩县清江外国语学校校长暨宣恩清江高中部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数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多次在全州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被恩施州委评为“全州优秀党务工作者”,被恩施州政府评为“好教育工作者”。学习研究、思考实干是他的本色。在他的引领下,宣恩清外从新生到崛起,迅速占领宣恩教育高地,成为领跑者。铁肩担道义,丹心谱华章。他把忠诚和师爱当成号角,让理想在山边燎原! 林之鸿鹄 奋翅而飞 这是一位儒雅的学者,一位智慧的顶层设计师,一位教育神话的创造者——宣恩县清江外国语学校校长林鸿。短短两年时间,在他的管理下,学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如同山林里的一只鸿鹄,当他奋翅而飞的时候,他必定飞向高远,飞向湛蓝的天。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2016年12月,他以自己超强的实力在众多竞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宣恩县清江外国语学校的校长时,这所学校还没有成形。当他第一次来到他的“学校”时,眼前是一片杂乱的工地,一捆一捆的钢筋横七竖八地躺着,成堆的砖块堆成了山,各种杂七杂八的建材堆得满地都是,眼前的工地何时才能变成美丽的校园!按照县教育局和清江集团总部的要求,2017年8月这所学校必须开学!从上任的第一天到开学的第一天,他只有短短八个月的时间!没有一栋校舍,没有一间教室,没有一名教师,更没有一位学生。他租了一间办公室, 带着一名办公室人员和一名财务人员,成立了学校三人筹备小组,开始了繁杂的筹备工作。 “必须确保学校如期开学!”这是他那段日子默念得最多的一句话。为了确保硬件设施施工到位,简陋的办公室里,他不断的与工程方了解施工进展并讨论最优最快的施工方案;炎炎烈日下,他到工地上实地查看,跟进工程方的进度;消防大队、教育局、城建局、质监局……为了心中的学校早日建成,他不知跑了多少趟。事无巨细,躬身践行,换来的是苍天终不负。几个月的艰辛筹备,一所美丽的学校终于建成了!蓝天白云下,七栋高楼鳞次栉比、巍然挺立,青山绿水旁,小桥流水边,美丽的校园里风景如画,绿树成荫。望着绿茵茵的操场,走进亮堂堂的教室,林鸿校长满目深情。是啊,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他都有着一种特别的不可名状的深情…… 硬件设施有保障了,还得招聘教师。为此,他一遍一遍的制定、修改、完善教师招聘方案。一套成熟的方案一经发布,他立马就成了一名繁忙的接线员。每天要接几十个咨询电话,面对每一个咨询的招聘者提出的疑问,他一一详细解答,脸上从不露愠色,言辞里从不曾怠慢。在他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宣恩清外通过笔试、面试、特招等方式招录了58 名教师,加入了他的拓荒团队。 对于一所刚刚成立的新校,最大的困难莫过于招生。在武陵山区,纵使有清江教育集团这块响当当的牌子,但家长们并未因此而打消对这所新建分校的种种顾虑。“这所学校会办得怎么样?校长怎么样?老师怎么样? 我可不能把孩子当试验品,还是先等待两年再决定吧!”这是那时大多数家长的观望心态。“怎么才能让家长相信学校相信我,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呢?”林鸿校长的心里重重地打了一个问号,他决定用实际行动来回答。他带着一个同事走街串巷,把简章贴到县城每一条巷子里;走乡串户,把简章发到每一个家长手中。那段时间,两个人跑了十二个乡镇,五十几个村,八百多户人家,每天早出晚归,三餐就简,风尘仆仆,他哪里还像个堂堂校长!尽管如此艰辛,这一年的招生情况仍然极不乐观。面对这样的生源,他有些沉重,但并没有灰心。 “家长信任学校,信任我,我一定不辜负家长的信任,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厚望!努力就会有奇迹!” 这是他默默许下的诺言。 骐骥驰骋 吾道先路 “方向错了,前进就是倒退。”这是林鸿校长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深知校长就是舵手,校长的前瞻思想和顶层设计就是学校发展的方向。面对首届生源的现实,他依然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办学定位。为此,在秉承集团“培养具有民族灵魂,世界眼光的中国人”的办学目标和坚持“多元开发学生智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之上,心怀鸿鹄之志的林鸿校长明确提出了宣恩清外“做精致教育,办伟大学校”的办学目标,提出了“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同事认可、领导放心”的宣恩清外好教师标准,提出了宣恩清外好学生的十大标准,即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格、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态、扎实的学识、关键的能力、较高的情商、出彩的特长和卓越的非智力因素,还提出了“热爱”“奋斗”“精致”“高雅”“卓越”的十字校园文化。他的这些理念与思想深得人心,每天课间操时,全校学生齐诵核心价值观、校训、清外好学生标准、清外十字文化等,整齐而宏亮的声音久久回荡在校园的上空,也深深烙进师生们的心中。 登苍天而高举,历众山而日远。为了拓展视野,将一所新生的学校站在国际与时代的高起点上,林鸿同志不辞辛苦,一次又一次走出去学,两年时间跑遍了大江南北的十多个省,近四十所名校,在他的学习与联动中,宣恩清外与武汉十四中合作打开俄罗斯出口通道,实现出口通道向国际空间拓展,与湖北民族学院合作,依托高校资源,加强传媒培养和非遗文化传承课程开发,与武汉清润艺泽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将美术培训机构引入学校,发展美术,拓展学生发展舞台和多元出口。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为了早日实现办伟大学校的宏伟目标,他要求学校事事精致,人人精致。教师日常教研要精细——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定流程,统一进度,统一检测,统一评价,并率先在全州启动了“日教研”活动,即教师每日教研,课前研教材、研考纲、研考卷、研学生,课后研问题、研策略,使教师的教研真正落到实处,为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学生知识掌握要精熟——每节课有清晰的学习要点,每一分钟都有具体的学习目标,每一个目标都有对应的检测,每一次检测都有数据统计和质量分析,每一道错题都有改错的笔记,都有再检测再统计再分析再改错的跟踪,直至学生学懂为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学生基础再差,一个也不放弃!因为,这是他心底的承诺。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把每一件事做到细致、精致、极致,是他矢志不渝的追求。路,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成绩,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干出来的!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