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校外培训机构人员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明显增加,你怎么看?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04
摘要:【事业单位考试资料网】提供事业单位面试技巧资料,包括事业单位面试技巧、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面试流程、注意事项,面试问题及答案等,就在中公教育网。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创新发展白皮书(2009-2019)》(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在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中,遭受性侵类犯罪人数占半数以上。北京一中院审理的未成年人被性侵案件里,被害未成年人最小的只有4岁,主要年龄集中在6~10岁,6岁以下占一成以上,6~10岁占近半数,10~14岁占两成以上,14~18岁占近两成。性侵害造成的未成年人心理创伤很难自愈。

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有一例备受关注。当下暑期家教盛行,“黑家教”成为监管“盲区”。16岁的刘某是一名高中生,请了北京一所学校的数学“名师”王某作为家教。而王某利用辅导功课之机,强行以亲吻、抚摸等手段对刘某进行猥亵,强行与刘某发生性关系,又采用威胁恐吓的手段禁止刘某将此事告诉他人。

【热点预测】

对于校外培训机构人员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明显增加,你怎么看?

【热点解析】

1.概括提炼话题,并评价: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的行为实在令人痛心,特别在校外培训如火如荼的当下,孩子们的安全需要我们格外重视,提高警惕。

2.多角度进行论证分析:(1)对于孩子而言,性侵犯将是伴随其一生的阴影,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是重创。报道屡见不鲜,例如:有学生遭受侵犯之后患了抑郁症几度自杀;有著名歌星在童年时期受到侵犯,阴影笼罩至成年成名之后仍挥之不去撒手人寰;轰动韩国的“素媛”案件,受害人将终身带着便袋度日,还要对抗心理障碍。(2)于家长而言,本是想让孩子多学点知识,却换来这样的遭遇,留下的阴影便不言而喻了。(3)对教育系统而言,虽是校外培训机构,但也可能会让不了解系统的大众产生质疑,从而影响行业形象。(3)培训机构人员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明显增加的现象可能存在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对此类从业人员的准入、监管力度较弱,特别是大量不具备从业资质的“黑机构”更是监督管理的“盲区”。导致了行业的鱼龙混杂,增加了隐患。其次,家长的安全意识薄弱,容易被虚假宣传吸引、家长之间还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最后,根据报告显示,被侵犯主要年龄集中在6~10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心智发育处于比较幼稚的状态,身体也较单薄,是犯罪分子容易得逞的对象。

3.提出解决对策:(1)加强校外机构的资质审查,对于违规机构应该给予严肃的处罚。试推行“强制报告”义务,建立未成年人从业禁止人员库,对未成年人负有监护、教育、救助等特殊职责的单位和人员,在发现未成年人受侵害时,应当及时向未成年人保护部门或公安机关报案并备案记录,逐步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社会警示系统。(2)学校应加强对孩子、家长的教育,强化家庭教育与家庭保护功能。对孩子而言应该做好安全普及以及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应对办法。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