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毒品滥用日趋低龄化 预防教育工作格局已逐渐形成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25
摘要:对于青少年如何防毒拒毒,不少受访的业内人士都提到了明星涉毒所产生的极其恶劣的负面效应。对此,皮艺军也表示,未来应该继续坚持当下严格的禁毒政策,加大对青

  让毒品预防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毒品滥用低龄化趋势日趋明显 预防教育工作格局已逐渐形成

  ● 预防教育是治理毒品问题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毒品滥用低龄化趋势日趋明显,校园毒品预防教育在禁毒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6·27”工程将关口前移、提前防范,在毒品造成伤害前为青少年打好预防针,从根本上遏制毒品问题滋生蔓延

  ● 回眸“6·27”工程实施五年来,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从无到有,正一步步向多元化、日常化纵深发展。学生毒品预防教育覆盖面明显扩大,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格局逐渐形成

 

  ● 要把握规律,勇于创新,不断创造更多适应时代潮流、广受青少年喜爱的禁毒教育模式,打造更多形式新颖、吸引力强,深受青少年欢迎的品牌项目和活动载体,使毒品预防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 本报记者  赵丽

  □ 本报实习生 贾婕

  100多位“黄埔少警队”的少年与群众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牛山炮台公园宣誓:我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不忘耻辱,自觉远离毒品,誓与毒魔作斗争,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河北省唐山市制作“唐山话”版专题禁毒宣传短片,旨在通过“乡音”形式专题片引导青少年做禁毒知识的传播者、宣传者和参与者。

  湖北省禁毒办决定依托湖北禁毒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2020年全省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活动”;同样是在6月上旬,四川第一家沉浸式禁毒教育基地在华阳揭牌……

  随着今年“6·26”国际禁毒日的到来,各地与之相关的活动,尤其是关于青少年禁毒的教育活动纷纷迎来“重头戏”。

  与此同时,为在全社会进一步普及毒品预防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识毒拒毒防毒意识,国家禁毒委办公室联合广东、浙江、上海禁毒办邀请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倾情参与,制作禁毒公益宣传片及海报。三位权威专家医者仁心、心系禁毒,从科学的角度深刻揭露毒品危害,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大力倡导“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理念。

  在这场禁毒教育中,青少年成为了重中之重。

  预防教育从无到有

  基础保障有所改善

  近年来,毒品滥用低龄化趋势日趋明显,校园毒品预防教育在禁毒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我国青少年涉毒问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随着新型合成毒品的出现,青少年涉毒情况更加频繁。”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说,因为新型合成毒品生产成本更小,较以往更加容易被青少年获得,所带来的戒断症状程度也更小,所以更容易对青少年产生诱惑。

  “这个区别于传统毒品传播方式的特点,已经引起了政府足够的警觉,要在打击毒品源头的前提下,达到缩减涉毒人数的最终目的。”皮艺军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2015年7月30日,国家禁毒委实施《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以下简称《规划》)动员部署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禁毒委相关负责人在会上强调,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是治理毒品问题的源头举措和基础工程,是今后3年全国禁毒工作的重要任务,相关部门要在认清严峻形势、充分认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的前提下,切实把《规划》落到实处。

  随后,2015年8月18日,由中宣部、公安部、教育部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的《规划》部署实施,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由此全面启动。

  《规划》明确提出,以10岁至25岁青少年为重点,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构建完善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体系。同时,使青少年识毒、拒毒、防毒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在校学生对毒品认知率达到10%,18岁以下未成年人涉毒违法犯罪人数占涉毒违法犯罪总人数比例不高于0.3%,新滋生吸毒人数大幅度减少。

  为确保“6·27”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能够顺利推进,各级禁毒委员会均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定期开展督导检查,严肃责任追究。“6·27”工程也被纳入国家禁毒委员会例行督导;将“远离毒品”写入《中小学生守则》;下发《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等纲领性文件;举办全国大学生禁毒辩论大赛……

  一项项落实举措,带来一个个积极变化。

  回眸“6·27”工程实施五年来,从国家禁毒主管机关到地方各级禁毒部门,从城市到乡村,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从无到有,正一步步向多元化、日常化纵深发展。学生毒品预防教育覆盖面明显扩大,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格局逐渐形成,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载体更加丰富,禁毒宣传教育基础保障有所改善。

  盲目猎奇追求刺激

  涉毒呈低龄化趋势

  禁毒工作是关乎国家命运、民族未来和百姓福祉的大事,毒品预防教育是治理毒品问题的源头举措和基础工程。在业内人士看来,实施“6·27”毒品预防教育工程事实上是一场未雨绸缪的无声比拼,相当于将关口前移、提前防范,在毒品造成伤害前为青少年打好预防针,从根本上遏制毒品问题滋生蔓延。

  对于青少年如何防毒拒毒,不少受访的业内人士都提到了明星涉毒所产生的极其恶劣的负面效应。

  对此,皮艺军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当下,娱乐偶像在青少年中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在青少年尤其是低龄群体中更是如此。在偶像崇拜、青少年热衷模仿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娱乐明星吸毒,表面上看似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事实上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高度关注,其负面效应很容易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曾有业内人士通过实际案例研究发现,对于偶像吸毒,青少年粉丝会有几种不当反应:一种是把吸毒行为当作“潮”“酷”,进行模仿;另一种是搞不清楚自己的偶像为什么去做违法的事情,进而导致本就脆弱的价值观产生混乱。

  “娱乐明星吸毒较其他吸毒人群来说,对青少年所产生的吸引力和引导力会更大。”皮艺军认为,娱乐偶像对于青少年有很大的影响,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对于认知不够完善的青少年而言,娱乐偶像在青少年心里是理想化的存在,对其有着盲目追求和模仿。明星吸毒所产生的示范作用,会降低吸毒在青少年心中所产生的负面形象,使其更容易接受吸毒,产生吸毒并不是犯罪的错误认知。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