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新时代劳动教育如何落地生根(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01
摘要:总之,应使学生在学校得到系统、专业的劳动精神培养以及劳动技能锻炼,在劳动实践中发现自我兴趣并确定专业爱好,为自己的未来职业选择做好充足的准备,在面对各式各样的劳动实践以及未来的职业工作中,才能做到“手中有活,眼中有光”。 第三,充分发挥社

  总之,应使学生在学校得到系统、专业的劳动精神培养以及劳动技能锻炼,在劳动实践中发现自我兴趣并确定专业爱好,为自己的未来职业选择做好充足的准备,在面对各式各样的劳动实践以及未来的职业工作中,才能做到“手中有活,眼中有光”。

  第三,充分发挥社会的帮扶力量,让青少年学会“用心”和“脱俗”。

  社会在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旨在建立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工业社会,其生产模式服务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培养全能人、而非消费人。因此,应净化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影响,并时刻防止“最优化”的消费目标滑向“最大化”消费目标。使青少年保持清醒、保持活跃、保持敏锐,对拜金言论、消费至上等“异化”的环境时刻警惕,避免被其“异化”,为青少年的成长以及劳动精神的生成、劳动意识的培养,竭力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利用政府的经费投入,引进企业力量,开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内的多种劳动教育资源,发挥社会各界的帮扶作用,使青少年在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风气中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总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已是今非昔比,但从育人、家庭幸福甚至民族、国家发展进步,中国梦实现的角度来看,劳动教育永远不会过时,青少年劳动素养的提升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必须高度重视,不断加强。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不断创造、创新、力求上进的劳动者。给青少年上好劳动教育这一堂必修课,把他们培养成新时代的优秀劳动者,使劳动成为他们的第一需求,而非仅仅一种谋生的手段,让青少年在劳动实践以及未来的职业工作生活中“脚下有劲、手中有活、眼中有光、心里有爱、灵魂有趣”。

  (宁本涛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基教所五育融合研究中心主任,孙会平为该校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