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西部科学城,成渝地区高校的合作,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医学中心也非常重要。成渝两地的医学都非常强,四川有川大的华西医学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有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大学医学院,未来还有重庆中医药学院。两地联合能为成渝两地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科研支撑。 蔡其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都在合作,各有特点。北京、天津、河北共同发布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联盟汇聚港澳三地28所高校,打造“粤港澳一小时学术圈”,打造珠三角的人才高地、教育高地;长三角地区中的上海、江苏、浙江于2005年即开始探索建立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使长三角地区高校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所以成渝地区高校携手,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效应,每个高校的实力也会更强大,更好地满足百姓需求,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商奎:成渝地区的高校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通过合作取得优势,在融合中借势发展,对重庆和成都的发展都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双区联动”,两地高校增强技术创新动力,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联手成渝地区高新区共同打造成渝科创走廊,推动两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共享共用,在融合中借势发展,共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黄政:雄关漫道,事在人为。重庆高校已有不少与四川高校实质性的合作与进展。如重庆大学组建超瞬态物理科学装置,推动中国西部科学城的建设以及成渝地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发展等等。两地教育协同发展方向明确,前景广阔。在既有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聚磅礴之力奋进,御改革之风疾行,成渝地区的科技、高等教育将站在新的起点,以新的担当,实现新的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