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基本一致,业绩增长基本靠外延式扩张。2017-2019年,9 家上市高教公司合计并购高教资产 32 个,办学层次覆盖本科、大科及中职,并购总金额约 191 亿元,平均每个标的5.97亿元,宇华教育期间并购3家,并购金额32亿元,平均每个标的10.67亿元,并购金额占比16.7%。 中教控股及希望教育由于扩张速度过猛,2019年分别均并购3所大学,债务水平明显提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4%和56.6%,有息负债率分别为27.85%和23.7%。行业解决并购资金问题,融资动作也比较一致,即发行可转债融资,如2019年3月,中教控股发行23.55亿港元可转债。 宇华教育截止2020年2月资产负债率为53.6%,有息负债率为25.74%,债务水平和中教控股及希望教育等同行基本一致。宇华教育账上现金会比较充裕,截止2020年2月,拥有15.78亿元现金,而中教控股及希望教育分别为13.22亿元及10.97亿元。整体来看,这三家高教的财务结构差异不大。 相比于行业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宇华教育并购的标的基本是本科院校,山东英才学院为普通本科,自有的郑州工商学院及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二本院校,而同行并购的院校大都比较杂,有中专、专科及技校,上文也谈到该公司三所学校的行业地位较高。专注优质本科标的收购,是宇华教育和同行最大的差别。 本科院校比高职及技校办学条件要求高很多,主要集中在办学规模、学科设置、师资队伍、教研水平及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差异,凸显稀缺性。且本科学生进入社会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是就业优势,起薪水平及就业率均高于专科,其次报考公务员,超过90%的岗位要求本科学历。 目前来看,本科的毛入学率仍比较低,2018年仅为28.8%,低于高等院校48.1%的毛入学率,主要为人才选拔,需要通过较高的录取分数线,且民办本科院校较稀缺。而宇华教育的大学均为本科院校,相比于同行要具有比较大的优势。 综上看来,宇华教育通过外延式扩张,业绩获得快速成长,且业务战略转移至高等教育,从主营K12变为主营高等教育,毛利率水平较上市前显著提升,整体调整后(排除可转债影响)的盈利能力也有较大的提升。该公司成为高等教育行业新贵,目前经营国内三所本科学业,有一定稀缺性,相比同行有较大的优势。 不过,市场给宇华教育的估值有点高,目前PB估值为5.6倍,远高于中教控股及希望教育等同行,港股教育行业整体的PB估值为2.8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