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杨红丽 最美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花团锦簇。近日,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进行了首次“自然教育学校”课程体验,来自甘州区各学区的15名小学生志愿者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观鸟雀之灵,品湿地之美”自然科普体验活动。 对照书本上的鸟类,孩子们近距离认识了张掖黑河湿地常见的鸟类 体验课上,张掖黑河湿地自然教育学校与张掖湿地博物馆联合举办“大手拉小手,共同护家园”为主题的湿地观鸟赏花科普体验活动,活动分为识别植物和观看鸟类两个环节。置身湿地大自然的课堂中,孩子们近距离认识了张掖黑河湿地常见的植物和鸟类,并将湿地美景绘制成斑斓的图画,将保护湿地的愿望写在了纸上。其间,湿地博物馆工作人员沿途向大家介绍湿地公园内常见的紫地丁、香蒲、山楂树、沙枣树、鸢尾、芦苇、连翘、榆叶梅等植物的名称、生长状况、生境,并讲解湿地生态环境、鸟类生存、鸟类迁徙等知识。 孩子们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湿地景观 在实地观鸟环节中,学生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对照着手中观鸟图谱,利用专业观鸟器材观察识别鸟类形态,并认真做好记录。“这次活动让我有了很多收获,不仅认识了许多鸟,而且还跟着老师学会了怎样去爱护鸟,我想呼吁大家不要随便去打扰鸟儿的生活。”来自南关小学三年级11班的聂帅说。 家长们在活动结束时纷纷说:“让孩子在湿地科普体验活动中接受自然之美的体验,产生对生命的感动,对万物的敬畏。”“此次活动在寓教于乐的氛围当中,孩子都对科普体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赞赏,表示以后会经常参加这样的体验活动。” 孩子们在湿地景观带,参观、了解花草林木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是西部内陆荒漠地区离城市最近的自然保护地,拥有丰富独特的湿地生态资源,为野生鸟类繁衍生息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已经成为张掖市民游玩休闲的好去处。位于湿地公园核心位置的张掖湿地博物馆作为甘肃省独有的湿地生态类型科普馆,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张掖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会客厅。馆内除了能进行系统的湿地科普体验,还建有湿地科普教育的基地、湿地科学研究的中心等大型科普展览,具有湿地人文景观和休闲放松场所的双重特征,成为吸引游客的目的地,也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本次活动策划人普小燕表示:“这次自然教育是我们做的一个新的尝试,旨在让孩子们在认识花木、观看水鸟的过程中亲近湿地,热爱湿地,从而达到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在湿地景观带,孩子们认真聆听讲解,做好记录 湿地即校园,生态即课本。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自然教育学校体验课程将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实地探索,向参与的孩子和家长展示自然的奇妙,创造更为立体的湿地环保教育、自然认知教育模式,有利于孩子们认识到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