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中华文明的传承延续,记载着民族的发展历史与各地的风土人情。绝美的敦煌壁画令人心神向往,悦耳的民间小调宛转悠扬,精湛的苏州刺绣名扬海外......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求从未停歇,然而现实的窘境却是:文物被深藏冷宫或是被闲置,普通民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隔阂一直存在。最终在造成文化浪费的同时也造成了传统文化的式微,使得文明古国丧失了文化自信。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唯有以共享理念去弘扬传统文化,方能增加增加文化自信,彰显文化实力。 文化共享,滋养精神世界,提升全民价值。在洋节日大行其道的今天,传统节日却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好多年轻人已经忘记了端午节的时间、中秋节的起源,一味地崇洋媚外、追求标新立异,认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结果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日益荒芜,精神世界逐渐崩塌。而文化的共享,能够保留住我们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力量能够给予我们最坚强的精神支柱。文化共享让文物融入百姓生活,能够让人们从一些古老的文物感受了解到人类文明文化进程及历史演变过程;文化共享能够让人们从文化中汲取有助于现实生活中的灵感进行艺术创作,任何地域的文化艺术都是在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和文化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式这些文化在传承中发展、这些艺术在共享中创作,才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了全民的文化价值。 文化共享,促进企业转型,带动产业发展。互联网的异军突起,大数据时代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行业被颠覆,但也创造了新的行业和机遇,“共享”一词迅速走红,在各个领域发挥无法比拟的作用:资源的共享实现了物尽其用,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人们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信息的共享打破了种种遮蔽,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观点、伸张正义。在共享与开放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时代,“共享书店”创新经营模式,以“共享”为卖点,实现了阅读服务的转型,拯救了传统书店的危局;依托“梁祝”文化资源,部分地区打造文化小镇,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带动的当地的经济发展。当今社会,各个领域逐渐融合,只有文化共享,盘活文化资源,让文化不在束之高阁,才能发挥带动效应,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共享,增强文化自信,坚定民族道路。文物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可贵的文化财富,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它经过时间的洗礼所代代流传的,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是人类从原始走向文明的见证。秦始皇里兵马俑象征着大秦帝国曾经的辉煌;“青花瓷”显现的是民间技艺的高超以及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圆明园的“十二生肖”铜像更是中国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金的缺乏,以及落后的保护理念,能够留传于世的文物会越来越少。但是文物弥足珍贵,一旦被破坏结果将是不可逆的,及时能够被在生产,也是仿制品和赝品其文化价值与真正的文物相比是无法比拟的。因此,只有共享理念,传承文化,才能让文物得以留存,只有将文化共享,才能让传统的文化走出国门,让世界叹为观止,才能够让我们在奔向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充满文化自信。 只有以共享理念传承文化才能够让精神重建,做到精神坚守;只有以共享理念传承文化才能促进企业面对困惑、冲击之时谋求突破转型升级;只有以共享理念传承文化才能够增强文化自行,彰显文化实力。坚信文化是我们应该保留的,坚信共享文化是当代的发展趋势,这样的我们才不会在瑞士的卓越精致、法国的温柔浪漫、美国的自由主义中迷失自己,才能以自身独有的文化特色塑造出一个文化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