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在线教育战“疫” 三大对话复盘疫情之下的机遇和挑战(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23
摘要:首先,需要保证内容的针对性,所授课程内容与学生需求一致;其次,要确保学生的关注度,线下教育之所以容易取得家长信任的重要原因在于,物理空间条件下对学生形成约束,进而决定学生的专注度;其三,学习效果需要

首先,需要保证内容的针对性,所授课程内容与学生需求一致;其次,要确保学生的关注度,线下教育之所以容易取得家长信任的重要原因在于,物理空间条件下对学生形成约束,进而决定学生的专注度;其三,学习效果需要有落实的过程,需要探索在互联网场景下,如何落实课后复习等环节。

那么,在一对一、大班课、小班课等模式中,哪种模式更容易跑通盈利模式呢?

李威指出,每种模式都拥有各自的利弊。“一般认为,一对一是最难盈利的模式,收入和成本呈线性关系,很难用规模的扩张来摊销成本和费用。实际上,就51Talk而言,虽然它是一对一的模式,但已经走在实现盈利的道路上。”对于小班课和大班课,他称,虽然相较于一对一有更好的经济模型,但在实际运营的细节层面,亦面临诸多挑战,如获客成本等,核心依旧是要做好产品,提升效率。在此背景下,小班模式、大班模式,都有可能实现盈利。

朱宇则认为,诸多在经济模型上能盈利的公司、产品、项目,实际上最终也未能实现盈利。在他看来,盈利的基础在于,企业需要获取一定的垄断优势(如资源、管理、产品、技术等)。“你进不来,我就可以继续维持利润。”在他看来,具体到东方优播,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具备规模化培养优秀小班老师的能力。

“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具备规模化小班老师的培养能力相对比较难。在线下机构当中,能跨地域实现这个目标的就是好未来和新东方两家,有的地方能实现局部区域的老师规模化,但是(能实现)全国性规模化的,目前来讲就是这两家。”朱宇表示。

因此,他认为,目前疫情的冲击,短期来看虽是利好,但其更看重长远。在“大家都觉得小班模式好,都去这样做的时候”,维持竞争力和优势才是关键。

在张礼明看来,在健康的商业模型前提下,只要运营得当,获客成本将大大降低。“无论是一对一、一对多,还是一对大班,只要用户体验足够好,能够带来足够的口碑效应,能够带来足够好的低成本获客,那你就是可以持续盈利的。”

对话3:经此一“疫”,在线教育如何进化?

目前,国内疫情已逐步得到控制,多地也明确了开学时间。不久后,线下教育便将恢复正常。而疫情之后,一度蜂拥而至的流量红利或面临退潮。对于在线教育企业而言,当潮水退去后,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和举措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未来在线教育行业又将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

“这段时间,国内确实倒下了一批教育机构。不过,这与疫情并没有多大关联。这次疫情只能算是导火索,它们倒下的根本原因还是自身问题。”张礼明认为,这批教育公司本身便存在各种问题。“那些倒下的教育机构的CEO们也心知肚明,倒下是迟早的事,疫情只是加速这一结果的到来。”

“在此次疫情前,很多教育机构实际上已经‘病’了,因此,这次疫情对它们的打击很大。”据朱宇观察,此次疫情对国内中型教育机构的打击最大,反而对头部的教育机构和个体户影响相对较小。

“国内最头部的几家教育机构会相对好些。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个体户,影响也较小,因为它们基本上是‘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疫情期间停止所有的支出就行了。”朱宇解释道。

“我认为,对于规模在1000万~1亿元的中型教育机构的影响最大。”朱宇称,原本在疫情前,这些中型教育机构就是踌躇满志,想要大规模扩张,但自己的现金流没有储备好,可能收购了一些机构,或者是作了扩张,或者新租了教室。疫情一来,它们的现金流就变得非常紧张。

为何近年来,中型教育机构会大举扩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过去两年,国家对于教培行业进行了多次整顿,提出了诸多的规范和要求。比如,教培机构一个单独的校区,所有教室的总面积要超过300平方米,在以前,很多机构是达不到的。

“2019年,不少教育机构把教室的总面积扩大到300平方米以上,但房租交了,定金交了,装修也搞好了,疫情一来,用不上了,钱却已经花出去了。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出现资金困难。”朱宇分析称。

这次疫情给很多教育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无论是创业者,还是企业的运营人员,都要有危机意识。”朱宇深有体会,据他介绍,在2003年非典时期,新东方也遇到了危机,因非典疫情,公司遭遇大量学员退款。新东方老板俞敏洪一度向朋友借了几千万元才渡过难关。“现在新东方账上有100亿元至150亿元现金,遇到任何危机,我们都可以用。”朱宇称。

“现在已经是在线教育的下半场,教育机构的头部效应已经非常明显。”据李威透露,2018年年底以来,行业内便不断有各种公司遇到问题,通常是第二梯队的公司,需要寻求帮助和融资。

“如今,在某些垂直领域里,如果你不是第一梯队,融资是很困难的。”李威认为,未来在线教育行业将是一个大浪淘沙、重新洗牌的过程。头部领先的公司在现金流充裕的情况下,未来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出击,会有很多的机会。

就行业的未来发展而言,张礼明认为,从长远来看,疫情对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未产生多大的影响。“现在很多人提出,教育OMO(onlinemergeoffline,行业平台型商业模式),我相信线上和线下会有一定结合,但此次疫情只是促进了它的发展而已。”

“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疫情前就已在探索,并且探索了相当长的时间,未来这种探索还会持续。”张礼明认为,线上和线下的结合,能否给获客带来便利,并有效降低获客成本,还需时间来验证。

实际上,在线教育行业经过了十几年发展,用户对在线课程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单纯的在线直播课已无法真正满足用户需求,而在线教育平台只有推出具有足够互动体验性的课程,才能收获用户的口碑和信任。

“教育公司的核心是要让学生学到东西,能够有好的效果,这是评价一个教育公司好坏最核心的地方。”李威称。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