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张富清: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张富清的先进事迹,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政治品格,有力弘扬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11.杜富国:杜富国是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入伍以来,他始终把忠诚和信仰刻在心中,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主动请缨征战雷场,苦练精练过硬本领,为人民利益和边境安宁挥洒热血,在平凡岗位干出了突出业绩。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随队参加排雷作业时,危急时刻冲锋在前,为保护战友身受重伤,失去双眼和双手。杜富国同志曾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 12.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中国河钢集团与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合作运营项目启动三年来,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9名工作人员勇于担当、忠诚履职,把发挥中方企业营销服务网络优势与挖掘塞方企业内部潜力结合起来,使企业扭亏为盈、重获新生,成为塞尔维亚就业人数最多的企业和第一大出口企业。他们面对跨文化企业整合难题,因地制宜、善作善成,创造性提出用人本地化、利益本地化、文化本地化的海外经营策略,营造了中塞员工通力合作、共同奋斗的良好局面,促进了“中塞一家亲”。 13.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为保护家园,上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6位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以联产承包形式组建集体林场,承包治理7.5万亩流沙。38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矢志不渝、拼搏奉献,科学治沙、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推进治沙造林事业,至今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37.6万亩,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为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14.北京榜样优秀群体:自2014年以来,北京市持续开展北京榜样学习宣传活动,推出了一大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榜样人物。他们有的勇攀科技高峰,在重大科技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有的扎根城乡基层,办了许多暖民心、解民忧的好事实事;有的身残志坚,在人生的赛场上取得了骄人成绩;有的热心社会公益,用爱和奉献帮助了群众、温暖了京城……这些榜样人物,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首都市民“热情开朗、大气开放、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生动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际成效。 15.其美多吉:其美多吉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邮政分公司邮车驾驶员,承担川藏邮路甘孜到德格段的邮运任务。他爱岗敬业,30年如一日,驾驶邮车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雪线邮路上运送邮件,累计行驶里程140多万公里,没有发生一起责任事故。他意志坚强,遭遇歹徒袭击时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守护邮件安全,身负重伤后坚持康复锻炼,以坚韧的毅力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他珍爱团结,以螺丝钉精神紧紧钉在川藏线上,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祖国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用真情奉献为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被群众誉为“雪线邮路的幸福使者”。 1.2019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驻村第一书记____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_____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A.其美多吉 B.余元君 C.黄文秀 D.杨春 1.【中公解析】C。黄文秀同志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时刻牢记党的嘱托,赓续传承红色传统,立下脱贫攻坚任务“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铿锵誓言。她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间,带领群众发展多种产业,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同志在突发山洪中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黄文秀同志被追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称号。故本题答案选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