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登通讯员曹君华吴兴林 郧阳区地处秦巴山区,是国家级贫困山区,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每年有8000多名留守儿童,家长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的思想教育问题。 近年来,面对山区广大留守儿童父母对子女思想品德教育的担忧,郧阳区教育局将立德树人贯穿到育人全过程,用“三色”教育打造特色德育品牌。 用“赤红”谱写青春之歌 近年来,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乏力使得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主要依靠学校来完成,而郧阳区教育局首先将目光投向爱国主义教育,让红色浸润学生的心灵。 郧阳区是革命老区,有郧阳革命烈士陵园和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两个国家级烈士陵园。南化中学依托革命老区红色精神,将校园文化建设与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相结合,建设了革命传统教育陈列室和校园红色文化展示区。每年清明前后,该镇都会组织中小学生进行祭扫,让全体师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今春,该区又为学生征订了爱国主义读本《诚信之花》。“我们常常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书中的故事,争做诚信的孩子。”郧阳区城关三小学生唐银滢笑着说。 用“碧绿”润泽学生心灵 “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创建绿色校园,让学生从小增强生态文明意识。”该区教育局局长梁建明多次要求各学校重视环保教育,守好生命底色。 从2012年开始,青曲中学以汉江奇石为主体元素,倾情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并陆续建成了由“赏石轩”“艺苑”“郧县古人类”“民俗文化展厅”四个德育活动基地组成的校园文化博物馆,用深厚的地方文化达到以文化人。鲍峡镇中心学校将少年宫活动项目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将鲍峡镇本土文化遗产划旱船课程开发出来,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请民间艺人教学生吹唢呐、打鼓等,逢年过节组织文艺表演小分队向群众恭贺新春,传承地方优秀文化。 近年来,该区教育局要求各学校上好环境教育校本课程,从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学校更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世界粮食日”等环境教育节点,开展系列环保活动。目前,全区已建成5所省级绿色学校、21所市级绿色校园、40所区级绿色校园。 用“金黄”护航学生安全 该区多部门联动、全方位出击,运用小黄帽护学监督岗、黄牌警告等举措,护航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为倡导学生遵守文明行为准则,该区教育局开展“五步五劝”活动,即不乱横穿马路、不乱丢垃圾、不购买垃圾食品、不破坏公共设施、不乘坐三无车辆;劝家长亲友不横穿马路、劝家长亲友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劝家长不乱丢垃圾、劝家长不随地吐痰、劝家长亲友不乱停放车辆。该区的中小学生还实地参与文明创建活动,一个个头戴小黄帽、手拿小红旗的“交警”,文明执勤劝导。针对校园欺凌等不良现象,全区各校积极响应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动与各乡镇派出所携手联动,护航校园安全。 部分乡镇派出所还出动警车在险要路段护送学生上下学。该区综治部门协调相关单位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严打黄赌毒、邪教等活动,从根本上切断可能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传播源。 在严慈相济的“三色”教育雨露滋润下,在榜样力量的激励引领中,该区开出了鲜艳的德育之花,先后涌现出尚鑫、刘任杰、石敬怡等13名市、区级“新时代好少年”,区一中等7所学校特色突出被授予“郧阳区德育工作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