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长沙1月16日消息(记者尧遥)在近日召开的政协湖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汤素兰代表民进湖南省委建议,尽快推动政策落实落地,切实加强和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汤素兰介绍,2018年民进湖南省委课题组在湖南衡阳、永州、益阳等地30多所学校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了深入调研,发现影响湖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主要问题。 “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既缺乏明确的目标,也缺乏固定的时间保证和研究检测的手段,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学流于形式。”汤素兰表示,一些学校对心理教学重视不够。此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缺乏统一的标准教材,“据调查,城镇有25%的学校没有教材,农村有50%以上的学校没有教材。” 汤素兰提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普遍不高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目前城市学校有资质的专业教师仅占50%左右,农村学校基本没有‘科班出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和思想品德课教师成了该课程的‘主力军’。”汤素兰表示,近年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鼓励科任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但每年分配给学校的名额有限,且培训的时间较短。她还表示,不少学校的工作重点仅仅停留在少数个别学生心理疾病辅导诊治上,忽视了大多数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疾病预防的需要。 “此外,一些家长不具备心理健康教育常识,心有余而力不足。”汤素兰说,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降低了孩子自身对心理疾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大部分家长由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常识,孩子出现不良心理征兆时,无法及时预见和发现,更谈不上重视和疏导。” “中小学生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希望。”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民进湖南省委建议: 推动政策落实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抓好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落实落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工作计划,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考核体系;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强化师资课程建设,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按教育部有关规定为中小学配齐心理学专业教师,不断加强从业教师专业培训;加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步伐,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目标编写规范统一的教材;积极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路径,通过活动课或专题讲座的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当中,实现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强大合力。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构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危机预防体系,定期采集与分析学生的心理信息,定期向学校、家长发布,面向全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家长委员会”等活动,交流教子经验;社区、社团组织要因地制宜组织团体辅导、训练营等适合学生参与的团队实践活动,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