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东山县鲍鱼养殖业根基深厚,在陈城镇山南村的一水鲍鱼养殖场内,工人们正在给“集装箱”内的鲍鱼苗投喂龙须草。 “立体化养殖相对于平面养殖而言,充分利用了水池空间。再加上在循环水系统的作用下,池中溶解氧含量增加,养殖密度大大提高。”该养殖场的技术人员表示,池内的箱笼个数,依据水位高低和鲍鱼大小安放,最多可叠加至8层。现在养殖场内约有1000余口育苗及成品养殖池,占地50亩,每年可产鲍鱼苗近3000万只,年产值约2000万元。 “集装箱”养鲍鱼,秘诀就在选种提纯上。夏季高温时节,大多数东山散户养殖的皱纹盘鲍幼苗都减少进食,生长期停滞,死亡率也相对较高。自2011年开始,一水鲍鱼养殖场长期和厦门大学、福建水产研究所合作试验培育新品种绿盘鲍。该品种是由美国墨西哥湾的绿鲍和本土的皱纹盘鲍杂交后培育,具有耐高温、生长快、成活率高的优势,因而也成为鲍鱼苗品种中的“新宠”,市场前景广阔。 新品种:绿盘鲍 在亲本育出的子二代鲍鱼中,一水鲍鱼场会再挑选鲍壳纹路清晰,性腺饱满成熟,个体大的进行下一代培育,通过这种提纯方式不断提高鲍鱼苗品质。目前,一水鲍鱼场正在申报省级鲍鱼苗良种场,并初步尝试建立起完善的可追溯体系,为鲍鱼量身定制专属“身份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