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厦门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危废监管、处理和风险防范能力的经典解析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01
摘要:危废监管、处理和风险防范能力的经典解析,一、总体要求指导引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内核: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

北极星固废网讯:一、总体要求

指导引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贯彻内核: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

任务目标: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为目标;

实施原则:以疏堵结合、先行先试、分步实施、联防联控为原则;

抓手和突破点:聚焦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提升危险废物“三个能力”,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监管体系搭建及完善:到2025年年底,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体系;

利用处置能力建设:各省(区、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与实际需求基本匹配,全国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与实际需要总体平衡,布局趋于合理;

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显著提升,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案件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近期目标:

2020年年底前,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及“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率先实现;

2022年年底前,珠三角、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其他地区提前实现。

二、着力强化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

(一)完善危险废物监管源清单。

实质:摸清底数,统一监管。建立产废和处废重点企业清单,全国联网监管。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环境监管部门的两个主体责任)要结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工作分别健全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清单(产废企业清单)和拥有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设施的单位清单(自行处理企业清单),在此基础上,结合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清单,建立危险废物重点监管单位清单。自2020年起,上述清单纳入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统一管理。

(二)持续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

实质:持续加强环境监管执法,逐级考核,督政督管,信用评价,公开曝光,联合惩戒。

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执法检查,督促企业落实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规范要求。各省(区、市)应当将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情况纳入对地方环境保护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中,督促地方政府落实监管责任。推进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将违法企业纳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违法失信名单,实行公开曝光,开展联合惩戒。依法将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纳入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投保范围。

(三)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

实质:

严审发放危废许可证,抓好危废处理设施建设内容和环境三同时工作,确保危废项目环评和危废许可证高效衔接。

抓好新建工业项目环评工作质量,严查环评固废管理内容,严查运行企业危废管理数据和环评固废篇章有效衔接。

实施固废排污许可证,加强日常监管抽查。

优化转移联单管理,实施电子联单,限时审批,鼓励跨省转移。

原文: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严格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擅自下放审批权限;应建立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的有效衔接机制。新建项目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及《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加大涉危险废物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技术校核抽查比例,长期投运企业的危险废物产生种类、数量以及利用处置方式与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严重不一致的,应尽快按现有危险废物法律法规和指南等文件要求整改;构成违法行为的,依法严格处罚到位。结合实施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制度,依法将固体废物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将危险废物日常环境监管纳入生态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内容。优化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手续、明确审批时限、运行电子联单,为危险废物跨区域转移利用提供便利。

(四)加强监管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实质:

政企合作建设培训基地,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组建专业团队,充实重难点问题的技术支撑。

强化全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培训,鼓励依托条件较好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建设危险废物培训实习基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环境执法和固体废物管理机构人员的技术培训与交流。加强危险废物专业机构及人才队伍建设,组建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专家团队,强化重点难点问题的技术支撑。

(五)提升信息化监管能力和水平。

开展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在线申报登记和管理计划在线备案,全面运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2019年年底前实现全国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一张网”。各地应当保障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运维人员和经费,确保联网运行和网络信息安全。通过信息系统依法公开危险废物相关信息,搭建信息交流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重点单位的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推行应用视频监控、电子标签等集成智能监控手段,实现对危险废物全过程跟踪管理。各地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管”系统,加强事中事后环境监管,归集共享各类相关数据,及时发现和防范苗头性风险。

三、着力强化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

(六)统筹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

实质:

以浙江为例,设区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满足无害化处理需求,实现危废不出市;全省危废综合利用能力有合理发展空间。

2020年,各省制定发布新版危废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各地政府在税收、资金和项目建设用地做好支持和保障。

鼓励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开展区域性合作;

鼓励危废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开展跨省统筹规划工作,优化集中处置设施布局和建设;

鼓励合作区域内跨省转移审批简化;

摸索跨省转移处置的生态补偿。

多氯联苯废物等需要特殊处置的危险废物和含汞废物等具有地域分布特征的危险废物,实行全国统筹和相对集中布局,打造专业化利用处置基地。

加强废酸、废盐、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

鼓励石油开采、石化、化工、有色等产业基地、大型企业集团根据需要自行配套建设高标准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

鼓励化工等工业园区配套建设危险废物集中贮存、预处理和处置设施。

原文:

推动建立“省域内能力总体匹配、省域间协同合作、特殊类别全国统筹”的危险废物处置体系。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应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能力和设施运行情况评估,科学制定并实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推动地方政府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纳入当地公共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并针对集中焚烧和填埋处置危险废物在税收、资金投入和建设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