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厦门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3752.2亿元!上半年合肥生产总值增长8.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24
摘要:“上半年,合肥市经济运行的基础更加稳固,总体呈现‘增长稳、质效优、动力足’的良好势头。”昨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合肥

  “上半年,合肥市经济运行的基础更加稳固,总体呈现‘增长稳、质效优、动力足’的良好势头。”昨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合肥市经济运行情况。

  合肥市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3752.2亿元,同比增长8.1%,较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8和0.1个百分点。这一份漂亮的经济答卷是全市聚焦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六稳”工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主动调结构促转型结出的硕果。

  “稳”字当头——“三驾马车”同向发力

  “总体来看,上半年合肥市经济延续了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同向发力,需求升级步伐加快,这些都推动了全市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工业投资增长10.3%,较一季度、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0.5和3.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2%,连续1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民间投资增长14.7%,同比加快7.1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增长28.1%,加快16.9个百分点。同时,重点领域投资加强,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一季度、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7和1.8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市消费迈向高品质,部分与消费升级相关的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可穿戴智能设备增长93.6%,新能源汽车增长154.1%,消费升级的态势延续,推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7%,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

  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发送221列,同比增长198.7%,覆盖7个国家、14个节点城市。发运量迅速增长的背后,是合肥市外贸出口企稳向好。上半年,全市出口总额93.99亿美元,同比增长11.7%,较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

  “调”字增势——有效供给能力提升

  今年以来,京东方、康宁、三利谱等大项目发力,拉动合肥市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增速始终保持35%以上,上半年增长37.4%;美菱、晶弘等家电巨头拉动家电制造业增长9.1%,较一季度加快5.7个百分点;太阳能光伏产业生机勃勃,光伏及新能源产业增速止降转升,增长2.0%……

  新兴产业添动力,传统产业转动能,汇聚成新优势,推动合肥经济转型升级。数据显示:上半年,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6.9%。其中,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2.8%,占规上工业比重为65.0%。

  第二产业推动力强,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上半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944.8亿元,同比增长8.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8%,较一季度、上年全年分别提高2.8和1.5个百分点。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321.7亿元,增加值增长9.9%,占服务业比重为68.0%。

  “新”字亮眼——新兴动能加速崛起

  上半年,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和新基地带来的新动能不断集聚,为合肥新经济全面开疆拓土。

  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一大批代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上半年,全市吸纳技术合同2861项,技术合同交易额79.32亿元,同比增长131.4%;发明专利授权量3186件,增长19.8%。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4.09万辆,同比增长79.4%;微型计算机产量超千万台,增长17.0%;太阳能电池550.6万千瓦,增长36.3%;工业机器人239套,液晶显示屏1.2亿片。

  更多企业正不断把新技术融入产品制造过程,用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实体经济注入动力。市统计局介绍,上半年,全市新产业新基地持续壮大,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20.0%,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的50.8%,战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值占规上工业的23.5%。

  新主体新项目对于经济的支撑同样明显。上半年,合肥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1.69万户,增长34.2%;新增注册资本总额3681.4亿元,增长17.2%。新项目中,合肥维信诺第六代柔性AMOLED项目、康宁汽车颗粒过滤器及载体项目、畅通二环北环工程等26个十亿元以上项目相继开工,带动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1.2%。

  “好”字突出——积极因素加速积聚

  上半年的合肥经济,“高质量”的特征更加明显。就业、工资和民生等领域的稳定,直接关乎人们的获得感。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7.36万人,同比增长8.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46元,增长10.1%,增速居全省第一;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41元,增长9.6%。

  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不断增加市民幸福感。上半年,PM2.5、PM10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6.7%、11.7%;十五里河水质由劣V类好转为IV类,派河、兆河、杭埠河、柘皋河均好转1个水质类别,全市15个水质考核断面全部达到年度考核要求。

  据分析,发展质效稳步提升的同时,合肥市先行指标走势良好。随着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减税降费成效突出。上半年,全市新增减税74.42亿元,其中民营经济是受益主体,减税占比达到63.6%。1~5月,小微工业、服务业企业利润分别增长17.8%和70.6%,远高于全市平均增速。

  另外,本外币贷款余额提升、招商引资总量增加,这些资金要素保障有力,让企业预期持续看好。上半年,全市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均值51.3%,站稳荣枯线(50%)之上。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均值为58.9%,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制造业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继续看好。


(责编:欧恺、金蕾欣)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