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插画师手中的那支笔,就是这座城市对抗记忆衰退的利器。 2009年,大学毕业的阿甘(笔名GDC)来到厦门,原本只是来“玩一下”,不曾想这一待就是8年。 在厦门生活的两千多个日子里,他常常背着相机和可乐,游走在各种大街小巷,拍下自己喜欢的街景,然后回到小小的出租屋,提笔将它们画成一幅画。 他本想用这种方式记录生活,却也在不知不觉间,记录下这个城市已经消失、正在流逝、尚未被发现的样子。 2009年初到厦门时,阿甘住在曾厝垵。 那时这里还是个小渔村,藏着一大群无所事事的艺术家,花三四百租个房子,整日摄影、画画、雕刻、唱歌……夏天下海游泳,冬天就在大院里升篝火。 曾厝垵对面有个大戏台,常常唱着歌仔戏。 2010年,阿甘的朋友在沙坡尾开了个画室,他每天跑去那里画油画。 傍晚就到避风坞,看渔船捕鱼归岸,一艘艘安静地停靠在弯月形港口里,让阿甘觉得很有安全感。 避风坞的海鲜很便宜,阿甘常常和朋友挤在热热闹闹的人群里,买点海鲜回去。十块钱满满一大袋虾,沸水过一下蘸酱油吃,让他回味到现在。 还有鼓浪屿,白天热闹的人潮尚未夺走夜晚的宁静。 有整整一个月时间,为了画鼓浪屿地图,阿甘天天都坐船到岛上,把岛上的每一条街道小巷都烂熟于心。 那时候鼓浪屿的渡轮开到很晚,可夜深了班次也就少了,有时要等上半个多小时,望着对岸灯火通明的鹭江道,吹着咸湿的海风,一切都令他着迷。 2014年,阿甘从朋友那里领养了两只喵星人,取名叫做DID和DOD。 每次他踏完街,在出租屋里想要安静作画时,这两只小家伙就在身”七嘴八舌“聊着天,又或是热火朝天地玩闹打架。 后来阿甘干脆带着淘气的DID和DOD一起出门晃荡,不是用包背着,而是用画笔把它们画进这座城市的街景里。 他们第一次一起去的地方, 是充满市井味的沙坡尾。 在民族路上, 发现了那栋充满故事的鹦哥楼。 在大学路的骑楼间, 偶尔也当个滑板喵。 沙坡尾玩腻了, 就跑到厦门大学里, 深深爱上这里的食堂。 转眼在厦门8年,阿甘的画风随着心态渐渐转变,从一开始总想要把”多余“的电线杆、杂物去除,到如今开始如实画出这个世界真实的模样。 他的笔触也像是两只猫,一只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另一只眷恋这座城市原本的样子。 渐渐地,阿甘画中的人越来越少,却总会在画里放上一两只猫。 这些猫行走在空无一人的老街上,就像走在一张被定格的照片中,任凭时光乘着纸飞机散去。 阿甘是个爱画画的人,却也是一个不懂得经营自己的插画家。8年来画的这些画,除了偶尔发在朋友圈,他几乎从没有发布在网上。 他说自己是懒,但也可能正是因为这种“懒”,才让他对这座城市的记录变得更加单纯。 如果不是阿甘的朋友帮忙,我们很难发现身边竟然有人用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一直在用画笔记录着这座城市。 阿甘说,他的画还没有完成,这里还有太多太多东西值得被记录下来。 等画完了,他要把这些画取个系列名,叫做 “嗨,厦门。” 沙坡尾首个吃喝玩乐资讯圈已上线! 进入艺术西区,点击菜单栏“混圈子” 32+商家全场九折的玩家卡免费领取中…… 艺术西区 | 原创发布 ---------------- 欢迎分享 图片由 阿甘(GDC)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