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难事显担当。厦门疫情防控“硬核”治理的成效,反过来又不断为招商加分。国务院指导组评价厦门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厦门率先出台一系列暖企稳岗举措,位居全国“城内出行强度”涨幅榜第一、城市满血指数全国第二。 惠在于因时,机在于应事。招商引资“不断档”“不断链”,厦门招商引资工作迎来“开门红”。今年1-3月,全市直接新增招商项目938个,总投资3514.5亿元。其中高能级项目占比提高,新增高能级项目57个,总投资867.09亿元,其中世界500强在谈项目有19个、中国500强在谈项目22个。 聚势赋能 抓招商看实效,抓项目看落地。 翔安区内厝镇,中航锂电A6项目工地一派繁忙,上千名工人同时进场,铆足干劲抢进度、抓工期,被疫情耽误的时间正在逐步抢回来。这是厦门市实施“抓招商、促发展”战略之后,首个落地的投资百亿元项目。 自打2019年9月5日开动工的第一天,项目部每天都会从固定位置航拍一张俯瞰图,记录点滴变化。中航锂电首期项目(A6项目)厂务负责人徐刚感慨道:“尤其是今年复工以来,眼看着进场的工人和设备越来越多,厂房、动力辅房、宿舍、办公楼等每一处、每一天都有新变化,‘效果图’一点一点变成‘施工图’,成就感油然而生。”据介绍,中航锂电首期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预计于2020年第四季度竣工并投产,将为厦门市发展新能源、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打下坚实基础。 地处集美新城的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项目施工现场同样一片火热。站在平台,只见眼前10.51万平方米的开阔土地上,几十辆智能渣土车来往穿梭,场面壮观。住宅集团华西医院项目经理吴长波介绍说,项目于2月10日复工后,当月即恢复正常施工,倒排进度,开足马力,将受疫情影响的进度抢回来,并力争超额完成原进度计划。目前,基坑土方开挖完成约80%,基坑支护同步施工。 一刻也等不得、一刻也慢不得、一刻也耽误不得,在厦门,一个个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数据显示,厦门在省内率先实现在建省重点项目全部复工。一季度105个省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83.8亿元,完成同期投资计划的109.7%。 抛开面上数字,从具体的产业、企业、项目等维度看,亮点更为夺目。中航锂电、天马6代AMOLED、浪潮南方总部制造基地等3个百亿项目动工建设,星旅远洋邮轮运营总部、中谷海运第二总部、滴滴南方运营总部等一批总部项目落户,华为鲲鹏生态基地、电气硝子三期、国药增资扩股等一批优质项目扎根,为厦门长远发展积蓄了雄厚动能。 一方面引进优质增量,一方面做优做强存量。这一年,厦门聚焦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着力“精准滴灌”与贴心服务,一批高质量、快发展的具有典型“三高”特征的企业应运而生。数据显示,目前厦门资格有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1928家,净增113.2%,规模倍增“三高”企业达172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数443家、瞪羚企业数80家。“三高”规上工业201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831.81亿元,占规上工业83.6%。 今天的招商引资,决定了未来的产业格局。厦门12条产业链中,已有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机械装备、旅游会展、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8条产业链群规模超过千亿,在招商项目的不断加持下,产业发展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将持续提升,实体经济的根基越发稳固。 川广者鱼大,山高者木修。新项目不断涌入、好项目加速聚集、大项目加速建设的生动笔触,正镌刻出厦门同心筑梦、砥砺奋进的新华章。这些攸关厦门未来产业发展的项目相继落地、建设、投产,开启的不仅仅是厦门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更是这块充满创新创业创造热情的大地,敞开胸襟、拥抱全球资本,主动融通世界的自觉担当与作为。 扬势谋远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 厦门自古就有开放包容、海纳百川、敢拼会赢的海洋基因和城市品格。 士兰化合物半导体项目落户厦门,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拿到施工许可证,仅5天;从第一根桩基落地到厂房主体封顶仅10个月。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项目工程总负责人朱利荣深有感触地说:“这种速度为项目扎根厦门注入‘强心剂’。” 今日头条有一个大数据指数,叫做城市光谱。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张一鸣发现,在城市光谱中,厦门用户格外偏好阅读科技和财经方面的内容,他说:“厦门对科技、财经资讯需求度高,造就了这个城市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文创氛围”。字节跳动将西瓜视频制作基地落户厦门,成为又一个落户厦门的数字经济产业重大项目,2019年在厦实现营收53亿元。 新常态下的招商,既要拼政策、拼优惠、拼资源,更要拼战略、拼服务、拼环境。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当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哪里营商环境更优,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就会往哪里流动。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厦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出台一系列支持企业增资扩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累计减税降费超400亿元;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入选2019中国改革年度案例,并被列为2020年APEC会议推荐合作案例。营商环境2项指标全国第1名,12项指标全国前10名。 每快一步,都是对旧俗与习惯的挑战和超越;每快一步,都是敢啃“硬骨头”的闯关夺隘。厦门创新构建“1+3+1”决策推进机制,推动“6+2+8”实施主体、责任主体扩权赋能,有效加快项目决策和落地进程。“1+3+1”“6+2+8”齐发力,强化对项目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管理。 创新是厦门的基因。在厦门,创新创业创造的各类主体都有政策大礼包,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19年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67.2%。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发改委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建立挂钩服务企业“六必访”制度,面对面为企业疏堵点、化痛点;坚持“轻骑兵”到现场、“大篷车”到一线,零距离为企业攻难点、出实招、破瓶颈。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亲”有度,“清”有为,“亲商、重商、安商、富商”蔚然成风……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厦门全市干部群众讲效率、讲质量、讲服务,比创新、比干劲、比成效,争先进位、跳起摸高的决心拼劲更足,干事创业的士气更高、氛围更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