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及国土资源部《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等文件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涪陵区政府龙桥街道办文件显示,2004年10月,建设用地单位重庆涪陵齐力兴铁公水联运有限公司(简称齐力兴铁公司)与涪陵龙桥镇国土建设环境保护所(简称龙桥国土所)签订《委托征地协议书》,征用龙桥镇太平一社龙洞沟集体土地,按照涪陵区政府文件规定进行征地补偿,合同签订后,支付了征用土地、青苗、经济林、社民安置等费用,被征地农转非128人。据悉,齐力兴铁公司征用后在龙洞沟建立货物仓储并开展运输装卸业务,后来设置搅拌站。由于经济效益不景气、企业搬迁等原因被企业弃用,龙洞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荒山沟”。 龙桥镇北拱社区认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因此曾召集本村村民鼓励开发龙洞沟荒山沟,但无人问津。 2006年,龙洞沟迎来发展机遇,齐力兴铁公司龙洞沟企业搬迁,将土地厂房全部转让。2008年11月,胡祖国“引来金凤凰”,筹措资金决定发展龙洞沟“乡村旅游”,随后注册成立了重庆龙洞沟温泉开发有限公司(简称:龙洞沟度假村),通过招商引资,成功与上海方力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南方景观苗木,把龙洞沟这个昔日的“荒山沟”打造成“度假村”。经过长达一年多设计与装修,建成了全景式生态餐厅、乡村农家乐度假休闲馆、生态养生温泉城。龙洞沟度假村集绿色餐饮、温馨农家乐、养生温泉、棋牌茶艺、登山健身、唱歌垂钓、生态景观于一体,温泉度假村濒临长江江畔,是综合型度假村,飞流瀑布形成的温泉是其最大特色。独特的自然景观,别具一格的布局设计,大众化的消费水平,吸引了来自重庆、涪陵以及周边地市游客来此观光度假。沙溪温泉、龙洞沟度假村、周煌旧居并称涪陵龙桥街道三大乡村旅游景区,闲暇周末来这里的人络绎不绝,龙洞沟天然温泉得到释放,龙洞沟温泉度假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胜地。 涪陵区委、区政府实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让龙洞沟昔日“荒山沟”引来“金凤凰”,昔日荒芜杂草丛生的“废弃地”,变成美丽的乡村“度假村”。 龙洞沟度假村涪陵龙桥街道北拱社区龙头港2号公路山坡的弯道处,是滚滚长江,江岸是涪陵龙头港,铁路、公路、水运在这里交汇,龙洞沟度假村距离涪陵城区约10公里。蜿蜒的公路从龙洞沟度温泉假村中间穿过,公交“龙洞沟站”就设在公路边,交通十分便利。 龙洞沟度假村近年来发展“大事记”一目了然,2015年涪陵龙桥街道办事处龙桥街道文件《关于2015年旅游工作要点的通知》显示,加快龙洞沟生态酒店旅游产品开发,积极支持与鼓励对龙洞沟旅游产品的开发投入,加快龙洞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把龙洞沟建设成为涪陵乃至重庆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品牌;2016年重庆龙洞沟温泉开发有限公司与重庆今成企业上市咨询有限公司、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签订重庆OTC挂牌上市合约,标志着涪陵区首家乡村旅游企业将在重庆OTC挂牌,重庆市中小企业局、商务局、旅游局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不等的奖励;2017年重庆电视台《雾都夜话》栏目组到龙洞沟温泉度假村采风选景,筹备拍摄《放手》,讲述“白富美与青蛙王子的故事”;2018年重庆农家乐等级评定委员会,将龙洞沟温泉度假村评定为五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2018年涪陵龙桥街道办《2018年工作要点》提出大力发展龙洞沟、沙溪温泉等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农耕体验等繁荣农村和富裕农民的乡村旅游业,在产业融合发展中提升价值链。 乡村旅游“升级” 产业脱贫“致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龙洞沟度假村为龙桥街道北拱社区失地近百位村民提供就业,保证每月有4000多元收入。龙洞沟乡村旅游,吸引游客观光体验、采摘、垂钓,催生了猕猴桃、沃柑、观音茶、山野菜、香椿、山野菜、山核桃、糯玉米等土特产的销售模式;带动土鸡、土鸭、养殖鱼、黄鳝等乡村养殖业发展;带动乡村种植无公害蔬菜、蘑菇、魔芋等生态农业发展;催生高山土鸡、野生蜂蜜、黑猪肉等规模化养殖。在龙洞沟温泉度假村的公路边,农家乐休闲馆将特色农产品一摆放,就被来此的游客们预订一空。 乡村旅游,必须在“土字”和“野字”上做足文章。土鸡、土鸭、土菜、土猪肉、腊肉、红肠等乡村土特产,成了城里人的家庭盛宴;野菜、野鸡、香椿、野兔、野蘑菇、野果等野味成为美味佳肴。发展乡村水产养殖业,开发乡村旅游垂钓喂养;发展乡村生态农业,实施无公害种植;发展高效农业,推动村民脱贫致富,彰显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魅力。乡土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天然土壤。 涪陵龙桥所产沃柑,多汁、味甜,是名副其实的致富“金果”,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在涪陵龙桥北拱,几乎家家有果园、处处有鱼池、户户有沃柑、村村有特产,乡村旅游带动特色产业的销售、采摘、体验,形成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来这里旅游,可以采蘑菇、钓池鱼、摘沃柑、挖竹笋、吃野味、掰玉米、洗温泉。 乡村旅游对村民的收入影响很大,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从事农家乐经营、乡村旅游服务链条上,农民提供自己家乡特产和农产品,从乡村旅游中得到了实惠,实现增收增效。 在涪陵,像龙洞沟、沙溪、武陵、龙桥等乡镇村,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已成为“新常态”。涪陵区委书记周少政强调:乡村旅游已成为涪陵农业转型、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农家乐,打造精品民宿,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大力推进农旅深度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涪陵区大力实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把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社区扶贫有机融合,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化、种植业绿色农业无公害化,助力农户脱贫致富持续化。如今涪陵乡镇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乡村旅游,越来越多热爱家乡的人回乡投资兴业;乡村旅游,带动乡村种养植和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将致富之路铺到了农民家门口,为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带来了巨大商机,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乡村旅游,带动乡村发展,助力乡村经济振兴,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