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泉州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炒鞋”高烧,“鞋都”遇冷(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19
摘要:事实上,若回到晋江的发家史上来,尽管品牌化道路走得更早、也更有章法可循,但贴牌的背后,仍是对国际大牌的仿制。直到现在,在自主创新的面具之下,国产运动鞋身上仍能或多或少看到那些“爆款”球鞋的影子。 更重

  事实上,若回到晋江的发家史上来,尽管品牌化道路走得更早、也更有章法可循,但贴牌的背后,仍是对国际大牌的仿制。直到现在,在自主创新的面具之下,国产运动鞋身上仍能或多或少看到那些“爆款”球鞋的影子。

  更重要的是,一种以城市带动产业发展的逻辑,在运动鞋发展当中仍然挥之不去。

  自晋江打出“中国鞋都”旗号之后,一场“封都之战”也在中国城市中打响。最为强烈的反响来自同样以皮革生产为主要产业之一的温州。直到现在,在网上仍能看到,当时有人指责温州有关部门在抢夺“鞋都”名号上办事不力。

  为夺回“鞋都”的称号,温州鞋业商会专程赶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对温州的鞋革规模、数量、档次、质量、品牌做了全面陈述。同年8月,由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组织全国行业专家团来温州评审考核。在一系列流程过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及中国皮革工业协会于2001年正式命名温州为“中国鞋都”。

  此后,广州、重庆等城市先后加入战局。有关谁是“鞋都”的讨论一时间争执不休。

  争夺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产品的属地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辨别其质量的标准,正因为此,景德镇与瓷器深度绑定,信息不对称让地区成为最重要的判定依据。而这样的思维方式到现在仍有市场——就在去年,因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章丘铁锅突然被带火了,从朋友圈到淘宝均掀起了一股抢购热潮。

  但在运动鞋产业,“抱团取暖”显然已经失灵了。2016年,晋江市人民政府发布《体育产业发展研究》,其中指出,晋江市体育产业发展存在不够成熟、技术含量不高、创新力度不强、同质化严重等主要问题。

  比如,晋江市体育产业旗舰龙头企业少,虽然体育产业企业超过5000家,但普遍属于中小微企业,规模不大,产值超过50亿元以上的企业少,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更是没有。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未能形成有效的差异化,导致竞争加剧,利润下降。

  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让人们不再局限于有限的选项,更加多元化的供给也进一步加剧了竞争。小企业扎堆的生产模式终究难以诞生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品牌,如何让产业链实现有效的整合,是摆在城市面前的一道考题。

  打开鞋城、打造鞋企,或许是晋江和莆田最终的出路。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