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泉州9月29日电(通讯员王荣灿)今年9月,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检察机关的努力推动下,四名适龄未成年人得以顺利就学,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今年6月,丰泽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刑事案件时发现,包括9岁的被害人小米在内的四个兄弟姐妹,年龄均在3至9周岁之间,无出生证明和户口,未上学接受教育且极少与外界接触。其父亲因触犯刑事法律受到了惩处,其母亲暂无经济收入,家庭生活极其困难。对此,该院依法快速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为被害人家庭发放一万元救助金,帮助其解决燃眉之急。 多方走访后,检察机关积极撰写综合救助建议,在区委政法委的支持下,丰泽区未成年人保护联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救助措施,针对4名未成年人的心理干预、入户、就学、监护权、经济救助等多项问题进行研究,形成7条救助措施,并推动户口和就学问题在9月1日前顺利完成,确保及时接受教育。考虑到四名儿童的生活困境,区民政局按照规定为其发放一万元的临时救助金并启动最低生活保障办理程序,区妇联同时根据其母亲实际情况提供就业技能培训。 一系列帮扶救助,让原本受害的小米一家宛若重生,焕发新的生机。而这,也是丰泽区检察院打造“雨后阳光”升级版,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一个小小缩影。 据了解,该院长期重视未成年被害人观护网络建设,联合团区委在丰泽社区设立泉州市首个“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每年签订救助帮教合作协议,引入专业司法社工团队参与心理干预工作,提升救助引导工作的专业性;建成面积近百平米的“雨后阳光工作室”,集沙盘咨询、音乐放松、休闲接待、认知训练宣泄、心理品质提升等为一体,并有泉州蓝天心理咨询中心、丰泽区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为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系全市检察机关首个在机关内部配备专业未检办案基地与引入专业社工力量相结合的未检工作室。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和民族的希望,要加强保护力度,强化心理疏导,切实修复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创伤。”该院负责人介绍,将在健全完善关爱救助机制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未成年人保护联盟、观护基地建设、“一站式”询问制度、严格落实信息保密制度等,全面提升未成年被害人司法保护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