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委政府前瞻行动。今年4月,连通包括惠女水库在内的7座大中型水库,泉州“七库连通”工程全线贯通,初步形成“北水南调、东西互济”的大水网。同样是4月,在单线运营8个月后,金门供水实现双线供水格局,一江晋江水,不仅润泽泉州城,也甜了两岸心。 远不止是水。长期以来,泉州财政“钱袋子”七成以上投向民生。从每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到泉州XIN行动、四心工程,再到创新探索实施的“生态连绵带”建设,一件接着一件、一年接着一年,以一腔为民情怀,收获群众笑容勋章—— 民生艰难处,为政发力时。精准扶贫步履坚实,财政坚强兜底+“百企帮百村、百会扶百村、百侨助百村”的创新精准扶贫机制,让全市6.3万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181个省定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乘胜“追击”,泉州还创新五重保障、五个到户等“十大模式”,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贫困村“零返贫”。 落实民生补短板,泉州实施教育舒心、卫生与健康暖心、养老贴心和民生基础设施安心的“四心工程”基础上,启动泉州XIN行动的首批十项工程,大到内沟河整治,小到菜市场建设,目的唯一,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满意。仅以教育为例,8月底召开的全市教育大会透露,基本解决“有学上”的泉州,正阔步走向 “上好学”。 提升群众安全和谐幸福指数,今年以来,泉州市委市政府部署“强基促稳”三年行动工作,形成“11+N”推进体系,不但注重提升基层组织力、基层治理能力,更注重提升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能力,不断回应基层民生关切。 营造良好生态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泉州打响了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泉州蓝”,泉州今年更启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夏季“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已完成98个省市级大气环境精准治理减排项目。守护两江碧水,全省率先建立的晋江、洛阳江流域上下游补偿机制,打造山区和沿海携手保护水资源的成功范例;在全省率先实行“河长制”“湖长制”,让泉州的水环境综合整治从“大动脉”拓展到“毛细血管”。守护1.1万平方公里净土,土壤强化污染源防治,农村人居环境启动三年整治,打响了声势浩大的“保卫战”。 更进一步,“生态+”系列项目,在城乡之间绘出山水田园长卷。2017年,泉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连绵带”的创新性城市建设构想,致力以“生态+城市”的理念,构建“亮点在古城、厚度在山海、空间在生态连绵带”的生态大格局。如今,古城与新区,变身“山水园林”“百姓园林”,“针灸式”绿化和次第绽放的小微公园,让居住其间的泉州人,“人在画中游”。 (记者 蔡紫旻 谢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