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有的安置房都建在地段好、景观美、生活配套方便的地方。”永和镇梨星村的征迁户李先生说,住在这里,出行方便、医教无忧。这个政府规划中的高铁新区,将配套建设两所实验小学、三所公立幼儿园,乡镇卫生院纳入晋江市医院“医共体”…… “要快速、和谐、高效地开展土地征收,我们就必须为群众算好每一笔‘征迁账’,最大限度让利于民。”永和镇党委书记吴超鹏深有感触地说。 在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过程中,晋江着力构建“五个保障”体系。一是住房保障,居住困难户可按优惠价照顾购买至人均35平方米,居住、经济双困户可免费照顾至人均20平方米。二是社会养老保障,推行被征地人员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缴纳标准的50%补贴至达龄,养老金每月可获得900元。三是教育保障,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为征迁安置地区配套优质的教育资源。四是医疗保障,就近享受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级医院建立“医共体”的优质诊疗服务。五是就业保障,提供免费技能培训,“见证报销”,促进就业。 群众的配合支持,来自得力的保障和权益的实现。在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中,晋江实行就地安置、就近安置。安置房和商品房一样可进入市场交易。实行留地安置货币化,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或购买物业,成为集体长远收益保障。注重文化传承,在征收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古建筑、代表性建筑和近现代重要史迹的保护。创新征地补偿“七个换”:农民可以拿宅基地和房屋,换安置房、办公楼、店面、商场、公寓、现金和股权,最大程度确保农民住房财产权益。 “晋江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从问题系统解决、改革系统推进、政策系统创新三个层面入手,大力破除体制障碍,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验田、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力争为全省乃至全国县域发展提供更多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刘文儒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