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泉州6月6日电 (陈龙山 柯宁)少林五祖拳、南音、梨园戏、高甲戏、金苍绣武艺、清源茶饼武艺……十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项目,6日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紧张出发点都会——福建省泉州墟市中展演,揭示浓烈的“海丝”风姿。 2019年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届“海丝”文化节当天揭幕。由泉州少林寺武僧团带来的《少林雄风》拉开了此次勾当的序幕,武僧们通过武术套路和对练等方式,解释“泉南到处少林风”,展示少林武术的文化魅力。 泉州少林寺武僧团总锻练、丰泽区武术协会会长理刚说,南少林武术早已深入泉州的民俗风气,五祖拳操也在泉州各中小学获得遍及推广。“但愿通过此次展示,可以或许进一步激发本地民众及国内外旅客存眷,吸引更多人介入到传承武术文化的队列中。” 勾当现场,各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展示了花灯、金苍绣、清源茶饼等的建造武艺,吸引浩瀚民众立足浏览。 金苍绣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陈克忍的精深针法律人歌颂不已。她告诉记者,她所展示的珠绣武艺是在金苍绣的技法基础上成长而来的,用并列、垒砌等要领堆叠出珠光宝气的华美。“该武艺已经传承百年,如今走进校园,但愿‘后继有人’。” 作为福建三大渔女之一,泉州蟳埔女鲜艳的头饰和衣饰独具一格。2008年,蟳埔女习俗被列入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蟳埔村民大多向海而生,保留着光鲜海上商业和文明融会的文化特色。”蟳埔女黄芳芳说,蟳埔女成年后将秀发梳成圆髻,穿上一支“骨髻”,并用各类应季鲜花扎成整洁的花环,宛若一座“花圃”。 作为泉州的焦点区,丰泽区文化遗产富厚多彩,尤以“海丝”史迹浩瀚,形成了“海丝”、南少林、蟳埔女三大文化旅游品牌。此次文化节时代,“海丝后花圃”蟳埔女盘头大赛、五祖拳健身操汇演、古琴·漆画艺术体验展、闽台婚俗展等多项勾当,将逐一登场,揭示丰泽的“海丝”风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