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转正了,真好!”日前,卡宾服饰(中国)有限公司顺利取得福建省第一张医用防护服临时生产许可证转正式的生产许可证。 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时间各地口罩脱销,防护服断货,各种防护物资频频告急。当时,泉州市也面临同样的困惑,全市仅有一家日产量不足6万个医用口罩的生产企业,防护服生产企业还是空白,根本无法满足潮水般的市场需求。 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到泉州市洛江区汇丰妇幼用品有限公司调研。 如何从生产源头寻找突破口,有效增加市场供应呢?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因地制宜,尽心尽责当好“四员”,协调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资质、设备、原材料等问题,积极号召和动员有条件的企业快速转产,生产口罩和防护服等防疫产品,激活当地防控物资造血功能,更好地为疫情防控服务。 当好政策对接员。深入全市服装、机械制造、妇幼卫生用品、纸业、食品等生产企业进行摸排和调研,细化摸排出70余家拟生产防控医用物资企业,邀请省药监局专家召开现场座谈会,为55家重点企业进行政策解读。 当好申报辅导员。主动与省药监局对接,指导企业按医疗器械临时许可证和注册证申请要求规范各类材料,并派驻专家审查员进厂实时、全程协调解决申报许可过程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目前全市已有近50家生产企业获得临时生产资质,占到全省相关企业的三分之一强。 当好技术指导员。针对洁净车间图纸设计会审、设备安装规范、人员和车间管控等环节,现场培训和指导质量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员工,引导采用合法有效的国家标准组织生产。 当好质量监管员。出台九条综合监管服务措施,开展疫情防控用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巡查,督促指导全市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规范经营行为;针对转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薄弱,在产品样品送检、洁净室检测、环氧乙烷残留、微生物指标等的关键节点上,指导企业完善设施设备,健全体系文件,逐一解决产品风险点,进一步提标提质、转产扩能。 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到福建省时代天和实业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精准帮促、以点带面、发展一家、示范一片,卡宾服饰(中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范例。”泉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卡宾服饰(中国)有限公司具有较好的转产基础和条件,在经过一系列改造和提升后,很快就符合了生产要求,公司于2月6日试产出第一件防护服;2月11日,取得临时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2月23日,实现日产医用防护服上万件,口罩日产能100万个;经过3个月的努力,日前又取得全省第一张医用防护服临时生产许可证转正式的生产许可证。省药监局局长俞开海还亲自为企业颁证。(苏晓晖 柯翔 丽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