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即将来临,孩子们将过上快乐的假期时光,然而,每年寒暑假,都是儿童意外伤害事故高发的时期。2018年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每天有2000多名儿童死于非故意或故意伤害,有数以千计的受伤儿童就医,而且往往会留下终身残疾。在我国,每年有超过5万4千多名儿童死于意外,平均每天148人。 宁德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至开学时间:2019年1月26日至2月18日寒假结束 专家提醒,往年寒假期间,0至14岁青少年意外伤害病例多发,其中摔伤、车外伤、烫伤或割伤的比例明显增多,此外,误吞异物、近视加深的患儿数量也比平时明显增多。 因此,寒假期间,家长需要更加关注儿童在家的安全情况,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孩子们远离危险,过一个快乐安全的寒假。 隐患一:聚餐多 异物卡喉时有发生 去年12月,闽东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名因玩具卡住食道的男童小龙,小龙4岁多,当天傍晚5时左右,小龙一家吃完晚饭,由小龙的爸爸陪着他一块儿玩,到了晚上9时,趁爸爸没留神,小龙把一个成年人拇指大小的塑料口哨吞到了肚子里。最后是医生通过胃镜检查将玩具从他的胃中取了出来。 然而,像小龙这样吞入异物未造成严重伤害的“幸运儿”并不多,闽东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郑由周介绍,医院每年接诊的误食病例屡见不鲜,患儿年龄主要集中在3至7岁,被误食误吞入食道的异物包括电池、纽扣、硬币、首饰、小别针、小夹子、坚果和话梅核等。 “寒假期间,聚会增多,家里的瓜子花生等坚果食品种类繁多,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安全隐患。”郑由周说,每逢寒假,异物卡喉的患儿明显增多,很多大人尤其是老一辈,喜欢给来家里做客的小孩塞零食,而稍不注意,幼儿就会误吞这些食品。 “小儿消化道异物真的是说一千嫌少,道一万不多。”医生提醒,3岁以下的幼儿咀嚼能力较差,不应喂以花生、瓜子、豆类及其他带核食物,也最好不要喂果冻;对于幼儿可能吸入或吞下的物品,不应作为玩具;看护好幼儿,进食时切勿乱跑乱跳,以免将异物吞入;不要让幼儿嘴里含异物玩耍。做好这几点,食管异物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孩子出现呕吐、腹胀、停止排便等肠梗阻的情况,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隐患二:没日没夜打游戏 熬出干眼症 上周,一位11岁男孩小辛因为没日没夜玩“吃鸡”游戏,而得了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消息在各地家长群里引起不小的担忧。因为长期玩游戏,小辛每天一看书写作业就眼睛痛得睁不开,直到医生检查才发现,他的睑板腺比60岁的人还要差,已经导致干眼症。 正常人的眼睑上大约有32个睑板腺,平行竖线状排列,分泌油脂用来湿润眼球,而小辛的睑板腺已经“扭曲”成网状,模糊不清,相当于中老年人水平,甚至比有些中老年更差,所以眼睛会感觉到刺痛、灼烧感进而睁不开,并且小辛的睑板腺功能彻底恢复是不可能的,只能靠治疗来缓解症状了。 宁德市医院眼科副主任医生唐涵锋表示,50%的干眼症由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除了像小辛这种长期用眼不卫生、过度的情况,经常熬夜、易长青春痘者、更年期、老年人等激素水平异常者很容易发生睑板腺功能障碍。 寒假期间,不论是写作业还是玩电子产品,都应遵循以下原则,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近距离用眼40分钟后,休息远眺10分钟;节制使用电脑、掌上电脑、手机;避免在行进的车上、暗环境下看书;坚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研究表明,就算孩子读书勤奋用眼较多,如果户外活动足够多,发生近视的概率比较低。因此,寒假期间,建议家长督促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给眼睛放个假。”唐涵锋说到。 原标题:寒假来临,这些假期隐患要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