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在读博士薛凌展(左),已连续6年驻点顺昌兆兴鱼种养殖有限公司,负责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及淡水名特优经济渔类研究开发工作。 (朱宇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学专家陈宗懋院士(左一)在闽北茶山指导工作。 台湾科特派吴记(中)在培训邵武农户掌握百香果的种植技术。 去年5月,在北京大学就读的以色列籍大学生高佑思(左),受聘成为武夷山市首位外籍科特派,他发挥在互联网领域的专业特长,拍摄《不如吃茶去》视频,点击量超千万次,推广武夷茶的创意抖音视频。图为他在武夷山体验采茶制茶全过程。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资源所的科特派苏海兰在光泽县寨里镇七叶一枝花母本基地查看七叶一枝花育种情况。 (陈可 摄) 全国著名肉鸡生产企业圣农集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秀梵为首的科特派团队深度合作,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了多项技术和成果,胚内注射这项胚胎免疫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图为圣农宰杀厂分割车间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研究员吴良如(中)在建瓯明良集团指导企业员工生产笋系列产品。 台海网10月22日讯 据闽北日报报道 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打造人才高地,激发创新驱动力?走过20年的“科特派”,不仅服务领域越来越广,选任对象的领域也不断拓展。近年来,南平市坚持培育本土科学技术人才与引进国内外的高端科技人才双管齐下,引智借力,为闽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学动力。 2017年,在南平市科技局的推介下,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博士吴立新被选聘为福建省科技特派员,服务南平市海源新材料科技公司,他引进了物构所的工作团队,与企业联合组建了工程研究中心。在吴立新团队的帮助下,海源搭建起从产品试验到质量监测的流程体系,并设计出了新的产品材料配方,新产品的性能比原先欧美公司专用材料提高了20%,成本也降低了10%,海源新材料的生产水平与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科特派的服务推动着企业的转型升级。2017年,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绿色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史吉平被选派为福建省个人科技特派员,主要服务南平市建阳区吉翔牧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两年以来,史吉平科特派团队指导服务企业开展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河道修复等、茶梗与猪粪制有机肥等方面的工作,为服务企业带去了技术及生产理念的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清华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浙江大学教授……一大批高层次人才纷纷被引进加入南平市科技特派员队伍,据统计,目前南平市科特派队伍中,教授有108人、研究员47人、教授级高工等正高职称的人员3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科技特派员320人,这些高校院所的高端人才资源扎根南平,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工作,成为服务闽北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的“高端智库”。 眼下,南平正不断深化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化团队科特派建设,主动与更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业团队建立科技服务合作关系,致力建设闽北的高层次、高水平科特派专家资源库。(文/汤文娟,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标签: 责任编辑:杨艳娜
相关新闻 福建省4名科技特派员和2家组织实施单位获通报表扬台海网10月22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10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上,福建省科技特派员苏海兰、黄瑞宝、谢福鑫、黄新忠等4名科技特派员及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南平市科学技术局等2个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单位,获科技部通报表扬。在会上,福建省南平市和科技特派员代表省农科院苏海兰作交流发言。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实践,首创于福... 习近平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 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 福建首创!田野里走来“智慧侠”!今天,向他们致敬!台海网10月21日讯 据东南网微信公众号报道 福建首创! 田野里走来“智慧侠”! 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啦!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 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科技特派员制... 南平市物联网产业生态园被认定为市级物联网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