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广网9月11日讯(记者 陈建伟)9月11日上午,福建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南平专场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南平市委书记袁毅,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伍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培栋在发布会上围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南平实践——加快建设富美新南平”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福建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南平专场现场 南平,地处福建北部,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南平的写照;福建母亲河闽江发源于此,流经全域;所辖武夷山,是全国仅有的4个世界双遗产地之一。南平市生态优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8.29%,主要水系Ⅰ—Ⅲ类水质比例100%,空气质量连续四年位居全省首位;这里,物产丰饶,素有“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等美誉。 据介绍,南平市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福建省委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战略部署,围绕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选准做优与绿水青山相得益彰的七大绿色产业,创新推进“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建设,扎实做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加快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 在推进绿色发展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过程中,南平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先行先试探索推进“武夷品牌”“水美城市”“生态银行”建设,激发绿色发展新活力新动力。 其中,南平市在全国首创的“生态银行”建设引起记者的兴趣。所谓“生态银行”建设,是指借鉴商业银行分散化输入和集中式输出的模式,搭建了一个资源变资产变资本转化平台,前端将过去分散在不同所有者手中零散、碎片化的自然资源进行集中收储,中端通过规模化整治提升成优质资产包,后端委托专业运营商对接市场、对接项目,引进社会资本助力点绿成金。 据悉,目前《生态银行实施方案》通过国务院参事室咨询论证,探索形成顺昌“森林生态银行”、武夷山五夫镇“文化生态银行”、建阳“建盏生态银行”、延平巨口乡“古厝生态银行”等多种模式。国家自然资源部充分肯定南平的做法,拟将生态银行作为部级试点深入推进。 据介绍,顺昌“森林生态银行”前端采取林权抵押、赎买、合作经营、租赁、托管等模式将零散化、碎片化林业资源流转收储,后端实施项目化、集约化经营和开发,2018年通过“森林生态银行”已办理林权抵押贷款248笔2.07亿元,国有林场每亩林地产值增加2000元以上,林农亩均林地年收入可增加约3000元。延平区巨口乡“古厝生态银行”以乡村艺术旅游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古厝资源丰富的优势,形成了“平台公司+村集体+理事会+农户+艺术单位”的开发格局,唤醒了农村沉睡的资源,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