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源方面的深入研究,为23魔方的消费级基因检测提供了可落地的应用场景。周坤指出,23魔方是全球首家提供家谱匹配服务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根据23魔方目前掌握的中国人基因数据,以及现有历史资料分析推算,自明朝以来中国共有22万个家谱,大约25%的家族覆盖了中国人口的70%左右。截止2019年5月,23魔方已完成了4650个家谱的数据化,覆盖8%的中国人;预计到2019年年底,23魔方将完成3.4万个家谱的数据化,覆盖60%的中国人。换句话说,届时60%的中国人,男性凭借自身基因,女性凭借父亲的基因,透过23魔方的基因检测,可以和数据化后的家谱相匹配,从而间接找到散失多年的家族与亲人。 23魔方给出了一个通过家谱寻亲的案例:由于工作原因,在马来西亚出生的陈秋行(化名),时常往返于中马两国,而他本人亦有四分之一的中国血统——陈先生的祖父年轻时从中国移居马来,生性寡言少语,直至离世,也未向当时年龄尚幼的陈先生提起过故乡往事。“马来是我长大的地方,然而我还是想去探访祖父的故乡。”陈先生对寻根充满渴望,可即便经常往返于成都、深圳与吉隆坡,他的寻根之旅依然障碍重重:中国幅员辽阔,何处才是祖父故里? 23魔方为陈先生解答了这一问题。 经商会朋友推荐,陈先生试用了23魔方的基因检测产品,凭借其祖源检测功能,幸运地匹配上了祖父的家谱——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陈氏。在深圳朋友的引路下,陈先生来到福建上杭。他看到了家族的老房子,那是用祖父在马来挣的钱所修盖。他还到曾祖母坟前祭拜祈祷,翻阅了残留的家谱,并与此前从不知道的家族成员闲聊。这趟旅程让陈先生第一次感到,自己与中国真正联系在了一起。 而更为直接的“寻亲”方式则是在23魔方的基因数据库中进行基因匹配。据悉目前已有6名用户通过23魔方的基因检测找到了亲生父母,随着样本量的扩大,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寻亲成功案例涌现。 以开放的心态构建基因数据库 虽然样本数量在中国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中名列首位,但要开发类似“家谱匹配”这样全球首创的应用,23魔方的样本数量依然不算充裕。 不管对内还是对外,周坤无时不在强调23魔方的使命——帮助用户完成生命的数据化。在周坤看来,通过基因检测,生命能够数字化,进而被运算,这将带来巨大的效率提升。譬如“疾病预测”,就需要分析以生命数据化为前提的超大量样本,并形成可随时调用的开放数据库,才能将这项利于全人类的技术真正落地。 这样的数据库,理应是开放的、包容的,充满多样性的,如同成都这座城市的性格。周坤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23魔方将构建面向整个产业的基因数据库,然后和用户和业界同仁一起挖掘应用,并推动医药产业和生命科学进步。他相信随着数据量的增加,疾病预测等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创新应用,终将一一成为可能,而开放则能大大缩短从“可能”到“现实”的距离。 正因如此,笃信生命科学新时代即将到来的周坤及其伙伴们,才会说出“有幸生在这个时代,去创造更好未来”,这般饱含理想主义味道的豪言壮语。 天府软件园与入驻企业相互成就 开放,同样是成都天府软件园“做平台做连接”工作思想的关键词,而像周坤这样的理想主义创业者,在天府软件园为数众多。这些创业者身上相似的特质,经年累月,固化成了软件园的性格;软件园的服务,潜移默化,滋润着入驻企业发展壮大;软件园和入驻企业之间,是种相互成就的关系。 作为23魔方扎根的产业园区,天府软件园正是以开放、平台化的互联网思维来为入驻企业提供服务的。其开放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一是思维的开放。不甘闭门造车,天府软件园常与入驻企业、第三方伙伴一起,共同探讨做平台、做连接的方式方法。只要对园区企业发展有利的事情,天府软件园都愿意去尝试。 二是资源的开放。目前,已有数百家高新企业和数万名IT从业人员入驻天府软件园。除政府渠道外,园区还拥有众多第三方合作伙伴,并将这些资源进行深度整合,面向园区内乃至园区周边企业开放。 三是文化的开放。天府软件园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营造出一种温暖的园区氛围,让园区内企业和企业、企业和员工、员工和员工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开放的天府软件园早已凝结了一大批创业者和初创企业,并以其海量的双创服务资源,业已成为成都创业发展的新地标。天府软件园继承了成都的包容性格,形成了软件产品研发、通信技术、IC设计、移动互联、数字娱乐、科技金融、共享服务中心等几大产业集群,涵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VR/AR等热门行业,确保了入驻企业的多样性。 天府软件园的多样性,还体现在其为企业所提供的,极具深度与广度的连接服务上。除覆盖、加强园区企业间的连接外,还帮助企业开展的资本连接、市场连接、人才连接、政策连接、技术连接、媒体连接等全方位资源连接服务,不仅彰显出天府软件园作为平台的价值,并最终促使平台、连接、服务形成三位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