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广网6月20日讯(记者 洪莉萍)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福建省口岸营商环境总体情况和主要成效。福州海关副巡视员李今中表示,“福州海关始终把提效降费作为‘一把手’工程,主动站位,积极行动,深入推进关检融合,采取一系列改革举措优化监管服务,推动营商环境取得实实在在的改善。” 据李今中透露,2018年福州海关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压缩74.21%和86.02%,提前完成年内压缩三分之一的目标。2019年出台27条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1月至5月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2.94小时和2.15小时,持续保持低位运行。落实降费减税政策依法减免税收3.9亿元,支持进口优惠贸易协定货物减让关税9.1亿元,运用原产地规则为企业减免进口国关税2.8亿美元。根据最新发布的2019年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其中与海关密切相关的项目“开展跨国界贸易”排名已从去年的第97名上升到第65名。 李今中表示,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福州海关聚焦进境空箱通关难题,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在全国海关率先通过“制度+科技创新”再造空箱通关流程,努力在吸引优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上取得新突破,助力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据介绍,空箱全流程智能化监管快放模式体现“六个统一”:一是统一申报单证,以企业申报的海运舱单为基础,通过缩减合并企业申报项,将3种类型的空箱申报单证缩减整合成1份;二是统一作业系统,以海关物流监控系统为基础,将空箱审核、布控、查验、放行的全链条通关监管集中在一个系统中完成;三是统一风险研判,以国门安全准入风险为基础,将海关卫生、动植物检疫、商品检验、打击走私等各个职责领域的风险集中统一分析研判;四是统一下达指令,以智慧海关建设为基础,将海关各职能领域的多条风险研判结果进行云计算,汇聚成一条指令一次性下达到海关业务现场;五是统一现场执法,以践行国家总体安全观为基础,制定与创新模式相匹配的监管通关制度,统一规范海关现场执法行为;六是统一分步提离,以智能监管设备为基础,对未布控的空箱在出卡口时实施超声波空箱检测,实现空箱到港后无需存放直接提离港区。 空箱全流程智能化监管快放模式实施后,将产生以升下三方面效益:一是压縮整体通关时间,实现通关提效。通过整合海关监管资源,优化空箱通关监管流程,未布控空箱的提离港区等待时间压缩为零,整体通关时间由36小时压缩至0.5小时。全年可节约通关时间2524万小时。二是节约企业经营成本,实现企业减负。通过实施分步提离、一次放行的空箱通关模式,将减少港内空箱吊装、堆存及拖车费用。按福州关区2018年79万箱测算,预计每箱可降费200元,全年可为物流企业节约成本1.58亿元。三是吸引生产要素集聚,实现扩大开放。通过大幅提升空箱效率,吸引东南沿海乃至台湾海峡的航运企业将空箱聚集到福州港,推动福州港发展成为空箱沿海集散中心,将促进福建“丝路海运”品牌效应不断扩大。 据了解,下一阶段福州海关将继续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改革创新、担当作为,最大力度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助力我省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强省,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