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公有房屋产权单位“各自为政”、监管主体不明确、管理系统不健全、租金增长不科学、合同签订不规范、存在历史遗留问题……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铭)公有房屋产权单位“各自为政”、监管主体不明确、管理系统不健全、租金增长不科学、合同签订不规范、存在历史遗留问题……这是公有房产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长期制约公有房产保值增值的关键因素。为确保国有资产高效运转和保值增值,泉山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今年创造性推出“三全”管理模式,从严规范公有房产监管。截至9月底,全区共出租房产53处,出租面积达7741平方米,租金由原来的329.29万元增加到429.92万元,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全覆盖——像管钱一样管理公有房产,确保毫发无遗 公有房产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监督管理上,不能政出多门、标准各异,必须纳入政府主管部门实行归口管理。泉山区借鉴资金账户集中统管的经验,将所有区属部委办局的公有房产由区国资办集中统一监管,制定《泉山区公有房产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合同签订、租金收缴、房产管理全部由区国资办统一组织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彻底解决了以往产权单位不统一、责任主体不明确、监管工作不专业等问题。 区国资办紧紧抓住党政机构改革单位撤降并改契机,在资产转移交接中,引导各单位充分认识实物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逐个单位、逐处房产进行核查摸底,确保规定范围内的每处公有房产都在统计监管之列。今年以来,先后两次组织摸底,共核查1033处公有房产基础数据,较之前各单位上报的房产数据增加了36处。 全要素——像户籍一样管理公有房产,确保擘两分星 清晰准确掌握公有房产的现状是加强监管的前提条件,更是公有房产保值增值的基础。区国资办为每处公有房产制发“身份证”,建立数据库,形成“一房一档”“一房一证”的公有房产“户籍”管理体系,确保每平方米公有房产都在监管之下。 区国资办对原合同到期的公有房产逐处查看房产坐落位置,详细调查周边租赁价格。会同评估公司,对房屋全部重新精确测量房产面积,并画出标准户型图。截至9月,逐一测量的53处公有房产,面积比原合同面积增加了134平方米。 开发公有房产信息管理系统,将公有房产坐落、照片、面积、评估、拍卖、合同等基本要素录入系统,实现了对全区所有公有房产信息化管控。目前,已对53处公有房产建立了全要素“户籍”档案,极大方便了对所有公有房产动态跟踪、适时监管。 全过程——像绣花一样管理公有房产,确保细针密缕 现场查看、评估价格、拍卖竞租、签订合同、收缴租金,这是公有房产出租的必要环节,每个环节中又包含多个具体流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稍有疏漏,就会影响整个房产监管的成效。区国资办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确保每个环节流程规范、有序对接。 现场查看阶段,重点解决实测面积与合同面积不符、经营项目与合同规范不符、私自非法获利转租、任性拖欠房租等问题。通过逐一实地勘察、缜密排查、详细梳理,截至9月份,已妥善处理8处房产违规出租、管理混乱问题,共收回转租公有房产5处,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3.38万元。 评估竞拍阶段,严格筛选评估和拍卖公司,完善考评办法,建立淘汰机制。公有房产出租前,由评估公司按照专业评估方法计算出公有房产的评估租金。在竞拍过程中,区国资办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评估竞拍公开、公平、公正。 签订合同和收缴租金阶段,反复推敲合同条款内容,经法务部门严格把关,形成制式统一文本合同;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收取租金,协调银行设置专项收款POS机和网上收款二维码,确保租金收取及时足额。 新闻爆料:0516-82345678 商务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