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消息,根据市委、市政府相关部署要求,市住建局针对在建工程、物业、房地产中介、招投标等8个方面突出问题分别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全面开展建筑领域行业乱象整治。 (网络图) 将监督巡查机制常态化 据介绍,银川市住建局利用2019年春季开复工大检查的时机,将专项整治与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质量监督、扬尘治理、农民工实名制等重点工作相结合。 对拒不停工整改、强行施工的无证开工项目,通过约谈企业、加大曝光力度、形成部门联动整治联合惩处的强大攻势等有力措施,加大惩处力度,督促整改。 截至目前,共对246个施工现场、773项单位工程进行了检查、排摸,共签发质量问题整改通知书134份,向综合执法局移交违法违规行为案件线索29起。 “对建设单位未办理质监注册手续开工建设、未组织竣工验收擅自交付使用、违法分包转包等行业乱象绝不手软。”银川市住建局质监站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宁夏建筑市场监管服务系统》对企业及执业人员诚信扣分22起,将10个涉嫌违法发包、分包、转包、挂靠行为的项目列为C类监管项目,提高监督频次,加大监督力度。 同时,市住建局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延伸至最基层的施工班组、工人群众中进行摸排查找,加大线索挖掘的力度和深度。 开展建设单位实施建设过程公示试点,扩大社会监督面,提升群众对工程质量的满意度,积极协调处理投诉,及时化解矛盾,共受理投诉352起,按时办结率达100%。 (网络图) 诚信建设是杜绝乱象的“防火墙” 为了杜绝违规竞标等乱象,银川市住建局在各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企业中深入开展线索摸排,并在招标现场同时进行,深挖涉黑涉恶线索,共收集排查表280份、专项整治排查报告60份。 针对现行规章与上位法有关内容不符的情况,及时提请重新修订《银川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自2019年2月1日起已停止在国有投资建设工程评标办法中使用“先评审后抽签的方式确定中标人”。 通过失信被执行人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建设,将企业诚信分值纳入评标办法中,依法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限制措施。 评标现场推行招标人与投标人不见面、评委与投标人不见面、招标人评委与专家评委不见面,实现专家评委独立评标,强化对评标区关键区域的管理,实行全过程视频监控,着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成立“银川市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2019年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走访、检查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现场及房地产中介机构共76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27份,对不及时整改的企业采取停止其网签备案手续、通报批评等惩处。摸排移交5家房企涉嫌恶势力线索,组织100多家中介公司进行了行业自律公约签约仪式。 建立“黑名单”制度,构建房地产行业诚信体系,将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列入“黑名单”管理,实施联合惩戒。加大培训力度,组织中介机构人员培训二期543人。 对银川延期楼盘进行全面摸排,截至目前,银川市辖区有延期楼盘16个,其中,兴庆区7个、金凤区7个、西夏区2个,针对延期楼盘,积极制定化解方案,采取市级领导包案、相关行政部门配合,一案一策,全力推进延期交房楼盘的化解。 (网络图)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在物业行业专项整治过程中,银川市住建局结合日常巡查督查,对278个小区进行扫黑除恶线索摸排,经自行摸排发现3条线索,收到转办线索10条,共13条线索逐一核实上报,进一步梳理物业行业存在的违法违规、乱象问题,建立乱象台账,分类试策,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措施,逐步化解。 截至目前,对168个物业企业、339个物业小区存在的行业乱象问题予以扣除信用计分,累计扣分记录569条。 结合第37期“电视问政”节目,对三区因物业管理不到位、创城工作不重视等问题曝光的48个小区中的12个小区进行抽查,对仍存在问题的小区,检查组当场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整改仍不到位的将扣除信用积分。 同时,加大在保障性住房小区和住户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住房保障“百日千房”大检查和保障家庭年检相结合,开展保障房全覆盖入户巡查工作和线索摸排,在各保障性住房小区及时设立举报箱,共走访入户8900户。 动态清退不符合资格保障户,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对经年审不符合保障条件的保障户追回房屋91套,排查欠费问题线索980户,其中438户已整改缴清房费,通过法律手段起诉542户(仲裁170户),已立案282户、开庭判决67户,追回18.58万元,先后9次督导保障房代管公司扫黑除恶开展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