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亏损的原因是因为她买的房产基本都是40年产权的商铺和写字楼,前前后后差不多买了有6套的样子,刚开始的时候租金还能覆盖贷款的八成,但没想到的是,后来随着新增的商业体越来越多,人流量分散了,后期的租金也就越来越少了 去年孙姐想卖的时候,发现同时期的70年产权的住宅房已经翻倍并且很容易出手,但商铺和写字楼却很难卖掉,6套商铺和写字楼,挂了半年,只卖出去两套,还是亏本卖的 在这个过程中,还买卖过2套别墅,虽然也有涨幅,但比起全款购买的别墅的利息而言,算上通货膨胀,根本就没赚 不知道大家感受到没,从孙姐的表述中,有两个很关键的点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前面十年,购买商铺收租的逻辑其实存在的,也是可行的,正所谓的一铺养三代,这里面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商铺是能聚集人流的,通过汇聚而产生交易,从而产生收益 但是最近的十年,互联网经济的出现改变了商铺的生存和竞争模式,哪怕你没有实体店,通过网络,你也能卖的很火,你的客户可以是来自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这其实就是从根本上弱化了实体商铺的存在形态 同时,随着各大版块和副中心,新区域的崛起,各类商业综合体也是越来越多,但人口却没有大幅度的增加,人口不断的分流导致了商铺原有的汇聚功能减弱了,从根本上就导致了商铺原有价值的削弱 还有就是别墅的涨幅,其实是会弱于平层的涨幅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在这个社会中,想要刚需上车的人的数量远远高于高端改善型的人群,而价格取决于供需关系,购买的人多了,价格自然就会上来 房产市场是块多面镜,从各类不同资产价格的涨幅看,你能感受到不同的社会变迁的力量 03 董姐一直以来都比较低调,就这样默默的听着我们的聊天,她差不多在55岁左右,厦门(楼盘)人,光看容貌,你就知道她是个有故事的人 董姐说,R先生,我跟你聊天,我能感受到你对房产行业的热爱,对买房的执着,但当你到了我这个年龄,你会真正感觉到房子在生活中的占比不应该这么高 我以前刚开始买房子的时候,是因为开厂赚了点钱。因此一口气买了4套房子,但我对买的房子是没有任何感情的,实行严格的住投分离 甚至为了节省租金,我把买的房子全部都租出去,因为老公常年出差不回来,所以就只租了一个房间,自己跟女儿住在一个房间,就这样住了半个月以后,有一天女儿忽然问了我一句话 “妈妈,我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 这个时候我忽然意识,投资赚钱固然是好事,但真的永无止境,你要学会平衡,你学会照顾家人的情绪,我们买房投资不也是为了他们嘛 能取得成果固然很重要,但也不能放弃了过程中生命应有的享乐与喜悦 04 房产就是终极资产,而70年产权的住宅, 在我以前的认知里面, 但在跟她们聊完后,我忽然觉得 房产投资确实应该值得被关注,但不应该是成为聚焦的核心 我们除了房子,应该还有更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期待,值得我们去守候 请再多爱点你的爱人,多珍惜点你的朋友,多感恩些你的父母吧 因为有些事情,错过可能就真的是错过了 以上为正文,来自R先生。为保护用户隐私,以上信息已被或部分修饰,切勿对号入座,重在学习好的思路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