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中国移动“十一五”村通工程工作总结(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0
摘要:昌江洪水基站建设环境更加艰苦,站点连简易山道都无法开辟,建设工地离临时宿营点很远,施工人员扛背着施工材料和设备一天只能走一个来回,每天早上背着40多公斤重的材料和设备、带着中午的干粮出发,下午2点多到达

昌江洪水基站建设环境更加艰苦,站点连简易山道都无法开辟,建设工地离临时宿营点很远,施工人员扛背着施工材料和设备一天只能走一个来回,每天早上背着40多公斤重的材料和设备、带着中午的干粮出发,下午2点多到达山项施工现场,晚上才能返回到临时宿营点。有一天施工人员在晚上返回的途中遇到山洪爆发,20多人无法返回临时宿营点,只能滞留在半山坡上,他们的衣服全被淋湿透,还要忍饥挨饿,吹着夜晚寒冷的山风,第二天下山返回宿营地时,有半数人员因风寒感冒而发烧,每个人身上都有几十处被山蚂蝗叮咬的伤口。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但我公司的工程人员仍然坚守工作岗位,想尽办法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了村通工程建设任务。

(五)利用村通网络,架起沟通的桥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陕西汉中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区,宁强的茶叶、西乡的樱桃、留坝的西洋参、洋县的土蜂蜜、各式各样的菌类在汉中市场上随处可见,可是如何让这样好的产品有个更好的出路是摆在农民面前的一大难题。村通工程让山里的农民有了更快捷的方式了解山外面的市场,电话紧密连接起了农村与外面的世界,汉中的土特产也有了更广阔的天地,农民通过这种方便快捷的沟通手段,获得到了大量的经济信息,使得种植更加科学合理,销售更加快捷方便,为许多优质的农产品打开了销路,当地农民称村通工程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扶贫工程”。

(六)村通网络,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四川阿坝日部乡果尔桑村共计村民86户,是距马尔康县城最远的一个乡,交通、通信都不发达。在建村通基站之前,该乡村民要与外界沟通非常困难,当地老百姓有困难时不能及时有效地向政府反映。村通工程的开展,使村民们用上了手机,能够与亲人、政府沟通。当地移动公司还将藏族歌曲进行整理编辑,以无线音乐随身听为平台,彩铃、振铃为载体,使藏族同胞能够随意收听自己喜爱的歌曲,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七)坚持“三低”原则,服务农村市场

云南公司根据“三低”原则(低门槛、低月租、低保底)为农村客户量身定制业务产品,设计出包括神州行家园卡、农村集群网、短号等满足农民消费特点和需求产品,保证“基站建得起,手机销得出,农民用得起,作用能发挥”。

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一乡(镇)一店、一村一人(点)”的农村服务营销体系,将公司的营销服务网络延伸到村寨。同时,通过手机营业厅、物流配送、培训宣传等服务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农村渠道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使农村客户轻松享受“足不出乡”、“足不出村”办理业务的便利。

(八)依托村通网络,服务抢险救灾

湖南公司村通工程的深度覆盖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通信保障。在2008年50年一遇的雨雪灾害天气发生时,村通基站为政府部门抗冻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灾区人民向外求助、向亲人报平安等提供了顺畅的移动通信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抗击洪涝灾害过程中,村通基站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利用短信群发,配合政府做好抗洪救灾工作;二是结合灾情提供客户关怀服务,为客户提供流动免费爱心电话及充电服务,彰显优秀企业公民形象。坚实的网络基础和快速的响应速度,为抗洪抢险提供了通信支持和保障,赢得了老百姓的高度赞扬。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