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东莞制鞋业异地求生:规模总体缩水,还在摸索创品牌(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28
摘要:永都鞋业九成以上的产品属于贴牌代工,但徐文雄并不担心订单。因为公司主要生产的是户外功能鞋,用于打猎、登山、职业攀岩等场合,技术含量较高,对原材料、生产工艺都有特殊的要求,而目前市面上,能够做这一类功

  永都鞋业九成以上的产品属于贴牌代工,但徐文雄并不担心订单。因为公司主要生产的是户外功能鞋,用于打猎、登山、职业攀岩等场合,技术含量较高,对原材料、生产工艺都有特殊的要求,而目前市面上,能够做这一类功能鞋子的工厂并不多。

  永都鞋业目前在东莞的工厂主要承担研发设计、采购功能,配件生产主要放在四会的工厂,六盘水工厂则是成品鞋的主要生产基地。

  “去六盘水开厂实实在在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我们培育自有品牌‘积杰’争取了更多的时间。‘积杰’今年预计可以卖到8万~10万双,我的计划是OEM再做5年,逐步让自有品牌站稳脚跟。”徐文雄说。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九省区(下称“内地九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统称“9+2”区域)。

  永都鞋业和昌健鞋业,只是众多泛珠区域制造企业尝试产业转移的缩影。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04年提出泛珠合作到2016年上升为国家战略,欠发达地区对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态度有了一定的改观,尤其是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泛珠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区域融合发展成为共识。

  在过去的15年里,泛珠三角内地九省区设立了数十个不同类别的产业转移对接园区,形成了珠江-西江经济带、闽粤经济合作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粤川自贸试验区、北部湾临海产业园、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等跨省产业合作平台。

  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为例,作为中国目前唯一横跨东西部的省际合作试验区,截至2017年底,3年累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近3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新的增长极。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副市长徐文伟曾公开表示,梧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60%来自粤港澳地区,其中不锈钢、陶瓷产业完全由广东地区转移过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东莞制鞋业异地求生:规模总体缩水,还在摸索创品牌


  9月5日,第十二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广州召开,以“共享湾区机遇 开放创新发展”为主题,不少省份表态希望继续承接产业转移。

  李鹏认为,产业转移对承接地来说不仅仅是创造了就业,还能帮助当地减轻留守儿童问题,并把当地的农民工培养成产业工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对于东莞制鞋业本身也是有利的,产业链布局得以优化,加快了转型升级。

  “从根本上来说,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原本5000人的工厂变成10个研发中心,从经济效益来说,人少了产值反而高了。虽然工人少了对东莞的第三产业有影响,但却改善了东莞的居住环境,绿地更多,公共服务设施更好。”李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林江认为,即便政府有承接的意愿最终还是要看市场的反应,若是市场自发形成的就应鼓励。而要引导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承接地的营商环境至关重要,因为这些企业是从发达地区过去的,对市场环境的要求很高也很敏感,这需要当地政府做好“放管服”改革。

  “我们还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来提产业转移——价值不在于现在做什么而是带来新的理念和新的产业。发达地区的企业过去后教当地政府去做产业配套、培育产业链、发展现代服务业等等,同时,产业链有没有可能跟先进制造业重叠并连接起来,在经过转型升级后形成全新的发展格局,这对于中西部地区的意义就很重大了。”林江说。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