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羊绒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加工优势是目前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难以比拟和取代的。中蒙两国羊绒产业存在互补性,未来合作具有较大空间和发展潜力。中蒙羊绒产业发展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需要用互利共赢的思想发展羊绒产业,振兴羊绒产业,具体举措包括加强优良种畜基地建设;科技先行,立足市场,推陈出新;对标生产,精细管理,保证产品质量;中蒙优势互补,整合羊绒资源,掌握市场主动权;自主创新打造世界民族品牌;加大羊绒产业资金投入力度。 尔加·比克拉姆·塔帕(尼泊尔羊绒协会主席): 尼泊尔羊绒业的发展和市场展望 尼泊尔依赖于中国的纱线进口,Pashmina产品所需纱线的近70%目前都是从中国进口,尼泊尔的每一笔贸易(进出口)都受到中国市场的影响。尼泊尔通过维护数字记录系统、开发和使用科学监测系统以及引入国际营销战略的方式,积极在全球进行羊绒的推广和交易。 李丰(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原料经营中心经理): 羊绒原料优质优价收购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对于羊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鉴于羊绒原料持续变粗的现状,分析其原因以及对产业未来的影响,建议推行优质优价,从原绒的分级管理、羊绒纤维细度检测仪的研发、协会统一组织和制订标准、减少羊绒收购的中间环节、政府支持和引导、牧民提高认识和积极参与超细改良。 黛拉.黛安娜.卡洛(意大利黛拉.黛安娜羊绒公司总裁): 品牌与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发展需要关注品牌、质量、技术、生态可持续性和市场等方面,我们的成功秘诀就是巧妙地将羊毛的传统特点与技术相结合,通过独特定制来保护工匠的工艺概念,逐步打造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目前,中意企业之间的成功合作整合的案例越来越多。我们希望通过不仅是经济一体化,而且是文化一体化,实现相互合作,在规则的基础上相互开放市场,建立值得信赖的伙伴关系。 部分与会嘉宾与设计师、模特合影 据悉,中蒙博览会创立于2015年,每两年举办一届,今年是第3届,本届中蒙博览会聚焦科技、经贸、农业、医药、文化等领域,设置会议论坛、投资贸易推介、展览展示和文化交流等4大板块活动。经过各方4年来的努力和培育,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正在成为促进中蒙两国乃至东北亚各国经贸往来的重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