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工业应用场景较为细碎。工业互联网涉及的生产设备和需求多样、业务链条长、模型复杂,工业应用场景从端侧、管侧到平台侧方案定制化程度高,新业务、新需求、新场景的多样化对网络部署的灵活性、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快速响应,并提供工业互联网产品和持续的技术解决方案服务。 面对复杂的工业互联需求,5G需要适应不同的工业场景,并提供不同场景的无线连接方案,网络部署复杂,标准化建设的难度也较大,对于建设与运营都会带来较大挑战。 三是商业模式尚不清晰。5G在工业互联领域的应用模式与传统2C市场模式有较大差别,企业运营模式呈现多样性,双方合作的商业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 此外,5G网络建设及运营的成本十分高昂,移动流量业务“增量不增收”的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不同的服务、不同的场景,对于网络的带宽要求、网络资源消耗以及对于运营商运维体系的复杂程度要求不同,这将在具体的计费模式以及商业模式上带来改变,短期内5G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应用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 加快5G在工业互联网领域 商用部署的政策建议 一是加强5G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跨界合作和供需对接。围绕5G与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应用及解决方案研发,进一步加强运营商与工业互联网企业的沟通融合与跨界合作,积极开展5G工业互联网终端关键技术、性能、形态、互操作及兼容性的测试验证,推动产业具备成熟设备能力。以应用为导向、以系统集成和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为重点,推动运营商、设备商与工业互联网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建立供需对接渠道,探索5G与工业互联网应用新模式。 二是在工业互联网重点领域开展5G商业试点示范。面向工业互联网发展需求,建议通信厂商积极探索5G应用场景,并联合电信运营商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试点示范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探索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的更多可能性,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融合应用推进机制。在汽车制造、绿色石化、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率先开展“5G+工业互联网”商用业务试验和应用示范,在重点企业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 三是积极探索开放共赢的新型商业模式。鼓励工业互联网企业、设备厂商与运营商共同探索多元商业模式,面向不同的时延、不同的安全等级、不同的场景和不同客户的质量,建立多量纲、多维度、多模式的计费模型,实现更快的业务定制、自助服务和可扩展性,提高运营商业务收入及ARPU。加大5G网络共建共享力度,尽量避免网络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节约网络整体投资,缓解5G网络建设将面临的巨额资金压力。此外,国家应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对运营商予以支持,以降低运营商的资金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