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8-11
摘要:为了把摆脱贫困的种子“种”在村民心间,我们和村委会一道建立“黑大庄党员学习工作群”,创建“美丽黑大庄”微信公众号,每周组织大家学习扶贫政策和最新资讯,并搜集了一批脱贫致富事例,让大家学习反思:人家能

  为了把摆脱贫困的种子“种”在村民心间,我们和村委会一道建立“黑大庄党员学习工作群”,创建“美丽黑大庄”微信公众号,每周组织大家学习扶贫政策和最新资讯,并搜集了一批脱贫致富事例,让大家学习反思:人家能穷则思变,我们为啥不行?我们还组织村干部外出学习参观,同时邀请村里“致富能手”“土专家”“农博士”现身说法,传授致富经验和技术。

  马生奋2018年12月担任村支书,抓工作的思路一开始不是很清晰。驻村工作队成了他的好帮手,积极配合村委会开展工作,联合帮扶责任人,走村入户宣讲国家扶贫政策……今年,村里申报养牛示范村项目,需要家家户户修建青贮池。为了化解一些村民的畏难情绪,我们和马生奋一起做动员说服工作,一遍遍分析利弊、鼓劲打气。终于,村里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修建了首批青贮池。现在,黑大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家有增收项目、人人有稳定收入,已于今年初整村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们,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相信,扶贫干部和基层干部并肩战斗,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意识会越来越强,一定能走出一条更精彩的致富好路子。

  “像李保国那样,全心融入群众”

  讲述人:河北农业大学党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扶贫干部 郑大鹏

  “路很长,我们肩负的责任很重,这方面不能有一劳永逸、可以歇歇脚的思想。唯有坚定不移、坚忍不拔、坚持不懈,才能无愧于时代、不负人民。”

  ——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李保国同志是河北农业大学扶贫干部的优秀代表,他35年如一日,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得到了农民兄弟的高度认可。作为李保国身边的人,我深深被他的事迹所感染。2018年年初,学校动员大家到张北县驻村扶贫,我主动报名,成了张家口市张北县许家营村第一书记。

  许家营村有一部分老龄户、大病户,只能靠儿女赡养和政府兜底脱贫;还有相当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以前只是种植莜麦、亚麻等传统作物,收入微薄,苦于找不到新的生产门路,有劲没处使。

  经过调研,我们帮村里制订了夏季瓜果蔬菜发展规划,带领村民进行规模化高效化瓜果蔬菜种植,逐步形成了村支柱产业。现在,全村共有16个蔬菜瓜果种植大户,新建大棚310个,62名贫困户在此就业,每年产值约400万元、产业纯收入约280万元,直接受益贫困户达65户,成为全村高质量脱贫和部分村民提前步入小康的重要保障。

  郝海龙是村贫困户中的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以前主要靠打零工谋生,现在种植12个蔬菜大棚,每年稳定收入六七万元,不仅脱了贫,还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王前是一名老实巴交的庄稼汉,由于年岁较大,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如今,老两口都在村里的蔬菜大棚就地打工,每年家庭收入达四五万元,生活大为改观。

  两年多的扶贫工作让我深深感到,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像李保国那样,全心融入群众,这样,我们说的话才有人听、做的事才有人认。入村之初,最大的障碍是村民文化水平不高,对干事创业缺乏信心和热情。那时,是李保国初创富岗苹果、绿岭核桃产业时的方法与韧劲给了我们鼓励和启发。我们把李保国的故事讲给村民听,请村干部、年轻人走出去参观学习,增强了他们种好蔬菜的信心和决心。

  为了给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我们组建了专家团队,培养了技术骨干,确保蔬菜高产优质。为优化种植结构,我们还成功试种了草莓等高端错季品种。当地人少地多,习惯了粗放式种植,开始时对教授的技术指导不以为意,我们专门开辟了一片示范田,农民种什么我们也种什么。“比拼”下来,我们的示范田产量品质都明显占优,乡亲们这才打心底服了气。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赞扬他“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向这位“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学习。我会牢记总书记嘱托,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乡村一天天变好,每份付出都值得”

  讲述人:重庆市石柱县黄水镇清河村驻村第一书记 龚厚仆

  “要加大工作力度,聚焦突出问题,逐村逐户逐项查漏补缺、补齐短板。”

  ——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2018年8月1日,我入驻黄水镇清河村。清河村位于石柱县东北部,平均海拔约1550米,山路险峻崎岖,冬季时常冰雪封路,是全县条件最为艰苦的高山村之一。

  在村里走家串户了解情况,要面临很多困难与挑战。有一次,刚入村不久的我和村干部们一早走在山梁上,去一位村民家商量搬迁事宜。那是个冬日,耳边寒风刺骨,脚边深渊万丈,我的腿不由得酸软颤抖,只能抓住树枝向下溜。

  为村里谋发展,变革是难免的,有时会遇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情况,我们就逐户走访做思想工作。在修建青龙组至湖北利川市建南镇的公路前,村民张锡斌担心修路会毁掉他修建的蓄水池,坚决不同意公路走向,要求更改施工线路。我和村组干部多次和他沟通,反复讲解法律法规,讲明不能更改线路的原因,并为他算个人的经济账、发展账,终于打消了他的顾虑,得到了理解和支持。

  江书福是全村最后一位脱贫的村民,以前做事没有规划,意志消沉,妻子也因此离开了他。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江书福主动报名担任志愿者,和村里的工作人员一起忙前忙后,我抓住机会每天给他做思想工作,终于取得了成效,他的精气神明显提了起来。最终,他出门务工,担起了解决家庭贫困的责任。我们也尽力扶持他,帮他改造了厨房、厕所,解决了饮水难题。他的父母患有慢性病,需长期就医吃药,我们及时提供了医疗救助,凭借扶贫政策,几千元的住院医疗费用,他们只需支付不到10%。目前,江书福在县城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每月工资三千多元,相当于他之前一年的收入。他年迈的父母也很开心,在家种植黄连,这个家焕然一新。

  这段扶贫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虽然自己做的都是一点一滴的平凡事,但对村民来说却是关系全家发展的大事。看到乡村一天天变好,我觉得每份付出都值得。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吕慎、王建宏、耿建扩、李宏、张国圣、李丹阳、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0日 07版)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