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推进,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经济增长实现了由负转正,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工业生产明显回升,能源生产加快恢复,新兴服务业逆势增长,整体经济稳步复苏态势明显。 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多行业现回升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 赵同录 上半年,我国GDP为45661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053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172759亿元,下降1.9%;第三产业增加值257802亿元,下降1.6%。 一、经济运行稳步回升,增速由负转正 二季度,我国GDP为25011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3.2%,一季度为下降6.8%,经济增速实现由负转正,经济整体呈现快速回升态势。 二、各行业均呈现回升,部分行业正增长 二季度,除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其他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较深外,其他行业增加值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3.4%、4.1%、7.8%、7.2%、4.1%和15.7%,均高于GDP增速,合计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 上半年,农林牧渔业、金融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较快,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1%、6.6%和14.5%,合计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 三、投资拉动作用增强,消费出现回升 随着稳投资政策持续发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5个百分点,扭转了一季度向下拉动的态势。 消费市场稳步回升。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向下拉动GDP2.9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向下拉动GDP2.3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收窄2.1个百分点。 稳外贸政策加快落地,措施效果逐步显现。上半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向下拉动GDP0.2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扭转了一季度向下拉动的态势。 四、新动能强劲支撑,经济活跃度持续提升 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新动能持续逆势增长,为我国经济复苏提供强大动力。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而同期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以新技术为引领的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1月份至5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4.7%、4.0%和3.8%,而同期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4%。上半年,网上商品零售持续加速,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4.3%,比一季度加快8.4个百分点,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4%;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5.2%,比上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 夏粮产量创下新高 生猪生产逐步恢复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 李锁强 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狠抓粮食生产,积极落实生猪稳产保供,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农业生产总体稳中向好。 一、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 据对夏粮主产区实割实测抽样调查和对非主产区的重点调查推算,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856亿斤,比去年增加24.2亿斤,增长0.9%,创历史新高。其中,小麦产量2634亿斤,增长0.6%。 农业种植结构持续优化,夏粮播种面积稳中略减。今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3.93亿亩,比去年下降0.7%;其中小麦3.41亿亩,比上年下降1.2%。全国夏粮每亩产量363.8公斤,比去年增长1.6%,其中小麦每亩产量386.5公斤,比上年增长1.8%。单产提高成为增产的主要因素,支撑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二、生猪生产逐步恢复,家禽生产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3489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0.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8.7个百分点;禽蛋和牛奶产量增加。 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25103万头,比上年同期下降19.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4个百分点;猪肉产量1998万吨,下降19.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0个百分点。二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33996万头,比一季度末环比增长5.8%,已连续3个季度环比增长。但生猪存栏仍比上年二季度末减少765万头,同比下降2.2%。 上半年,全国家禽出栏65.88亿只,比上年同期增长6.5%,增幅比一季度扩大5.8个百分点;禽肉产量1016万吨,增长6.8%;禽蛋产量1623万吨,增长7.1%。 三、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同比上涨,涨幅比一季度大幅回落 二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21.1%,涨幅比一季度回落17.9个百分点。分类别看,二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呈现“二升二降”特点,其中饲养动物及其产品上涨50.3%,涨幅比一季度回落38.3个百分点;农业产品略涨0.5%,林业和渔业产品分别下降2.7%和3.5%。 分品种看,谷物生产者价格上涨3.6%,其中小麦和稻谷分别上涨1.8%和1.2%,玉米上涨4.8%,大豆上涨9.6%;蔬菜和水果生产者价格分别下降3.2%和10.0%;生猪生产者价格上涨89.3%,活牛上涨12.6%,活羊上涨10.2%;活家禽生产者价格下降10.5%,禽蛋下降14.1%。 工业生产明显回升 重点行业持续发力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 张卫华 上半年,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逐步恢复,复工复产深入推进,工业经济明显恢复向好。 一、工业生产回升势头明显 二季度开工复产情况大幅好转。截至6月中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基本全面开工,其中有68.4%的企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八成以上,较4月上旬上升17.2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由降转升。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逐步收窄,1月份至6月份,工业生产同比下降1.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7.1个百分点。 二季度,制造业恢复最为明显,扭转了一季度大幅下降10.2%的趋势,增速已接近上年同期水平。 二、装备制造业加速回升,高技术制造业和新兴产品持续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