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数据显示,2018年8月24日,天津德恒制造中心才取得固体饮料的行政许可和资质证书(食品生产许可获证企业(SC)),有效期至2021年9月11日。发证机关为天津市西青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资质证书中的许可明细显示,类别名称为固体饮料,品种明细为其他固体饮料(营养素固体饮料)、蛋白固体饮料、其他固体饮料(其他)。 另据裁判文书网,2019年8月,天津德恒制造中心曾卷入产品责任纠纷案件中,不过一审二审均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专家:长期只食用固体饮料重则影响大脑和心脏发育 据市场监管总局最新通报指出,固体饮料是普通食品,不是婴幼儿配方乳粉,更不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其蛋白质和营养素含量远低于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5月14日发布提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等人群对营养素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的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目前市场上有不少标识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氨基酸营养粉”“无乳糖营养配方粉”并标称适用于“过敏宝宝”或“无法食用乳蛋白及多种食物蛋白人群”等的固体饮料,此类产品不属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不能满足特殊体质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不适合婴幼儿特别是12个月龄以下的婴儿食用。 南都记者注意到,早在2016年7月1日,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对特医食品的审批程序、特医食品申请人资质均作了严格规定。据市场监管总局官网,目前获得特医食品注册资质的主要以雀巢、雅培、美赞臣等外资巨头为主,国内仅有圣元、贝因美等几家企业获得相关资质。 杭州一家三甲医院的儿科主治医师告诉南都记者,特医奶粉一般针对对牛乳过敏的婴幼儿,市面上适度水解、深度水解和氨基酸产品最为常见。“通俗来说就是,这类奶粉把蛋白质的分子打得小一点,整个分子切成片段就变成了多肽,那么过敏源就减少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就不把它当做外来的攻击者了。”他还表示,“一些湿疹特别厉害,或者有哮喘,胃绞痛甚至大便出血的儿童,就会建议食用深度水解或者是氨基酸配方的奶粉。” 深圳的一位儿科医生告诉南都记者,固体饮料中缺乏婴幼儿生长的营养来源,“缺乏蛋白质可能造成头大,碘不足就会有呆小症,含铁量不足就会嗜睡,缺少维生素D有可能造成佝偻病。” 该医生建议家长购买特医奶粉时,应留意产品上的三要素:“特殊医学用途”字样、TY字样的国食注字注册证号和适用人群提示,可在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官网查询产品资质。同时家长要定时检测孩子的身高、体重和头围,“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活泼、身高体重是否正常。” 除了“头大”,还会对孩子的发育造成什么影响?对此,上述杭州一三甲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表示,“奶是6个月以内的孩子的主食,生长发育所需的元素均来源于此。如果长期只食用固体饮料会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轻则影响孩子身高和体重,重则影响大脑和心脏发育。” 律师:对婴幼儿食品管理严格,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追刑责 5月14日下午,南都记者从湖南郴州永兴县委宣传部获悉,就永兴“大头娃娃”事件,目前初步调查结果已出炉,“我们有一个最新的初步结果,已提交材料给上级部门,发布时间要看上级部门。”郴州永兴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 那么,在此次事件中谁应该承担责任?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向南都记者表示,关键是要查清事实。“第一,这一固体饮料合不合格?产品质量是不是符合食品安全法标准?包装是不是符合预包装的规定?第二,谁将固体饮料冒充为奶粉误导消费?是厂家、经销商还是第三方?看是谁需要承担责任。” 邱宝昌指出,有关部门对婴幼儿食品的管理十分严格,生产、销售、宣传等环节都有相关规定。其中,在婴幼儿食品包装上,食品成分、营养、适用年龄等信息都需要标明。“对食品厂家来说,如果食品质量没问题,且包装符合规定,那么它就没有责任;如果从定价、包装等方面都与奶粉混淆,那就要追究责任。” “造成巨大损失的、后果严重的,对消费者负有民事责任;行政机关要查处,则负有行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邱宝昌说。 类案:涉事企业按“退一赔三”赔偿,涉事医生被暂停一年职业活动 南都记者注意到,事实上,这不是郴州市首次出现奶粉问题。 据新华社2019年12月报道,湖南郴州多名家长投诉称,患儿需要特殊医用配方奶粉,却被医生通过处方推荐购买疗效、营养成分存疑的固体饮料。今年3月30日,上述患儿家长在湖南省委网信办指导的红网“问政湖南”平台上发表“联名信”,投诉郴州儿童医院医生联合院内便民药房和附近母婴店,将“舒儿呔固体饮料”作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粉”销售给前来就诊的牛奶过敏体质患儿,使患儿长期将此款固体饮料作为唯一续命食物来源,致部分患儿身高、智力、行动能力明显落后普通儿童,严重的出现脏器损伤。 针对联名信中反映的问题,2020年4月16日,郴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回应称,经查,“舒儿呔”系列固体饮料郴州总代理商为郴州益信康食品贸易有限公司,该公司印制处方笺和宣传单,明显误导患儿家属,使其认为该“舒儿呔”系列固体饮料食品是专供婴幼儿食用的特殊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或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患儿家属带患儿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看病时,该院个别医生使用益信康公司印制的上述处方笺和宣传单,向患儿家属推介到便民药房或者母婴店购买“舒儿呔”系列固体饮料,提供给有过敏等症状患儿食用。 5月14日,郴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南都记者称,上述“舒儿呔”事件定性为虚假宣传,已对涉事企业下达处罚决定书,企业将联合医院按退一赔三的方式向受害者家属赔偿,安排相关部门对有异议的投诉人(的孩子)进行异地体检。郴州市卫健委称,已对涉事医疗机构进行了顶格处理,同时对涉事医生做出暂停一年职业活动的行政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