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人民医院是一家已有80多年历史,集医疗、教学、科研等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现有党员593名,设党委1个、党支部38个。近年来,院党委坚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精神,以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推动医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强基础,推动党建工作高标准运行。一是健全基本制度。院党委中心组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示范带动全院党组织深学细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强化全院党员理论武装;充分发挥院党委“主心骨”作用,重大事项均通过党委集体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及时形成会议纪要并汇编成册,确保决策过程可追溯、执行结果可监督;制定医院章程,编印《党委工作制度汇编》,完善干部管理、述职述廉、党风廉政、议事决策等60多项制度,使党委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制定支部建设标准,严格落实换届选举、党员发展等工作流程,配套规范化标准化考核办法,推动党建工作具体化、经常化、精细化。二是规范基础工作。紧扣上级部署和医院战略发展规划,制定年度党建目标责任书,采取平时督导考核与年度述职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汇编《工作周讯》通报工作进度,将考评结果与任免、薪酬、奖惩等挂钩,使党建工作由“软指标”变为“硬杠杠”;明确7名院领导全覆盖联系指导支部建设,坚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政治生活,把党建责任牢牢扛在肩上。三是强化基础保障。健全医院组织、宣传、纪检等机构,配强165名专、兼职党务干部,各支部均配齐组织、宣传、纪检委员,比照同级行政管理人员落实相关待遇;按照“六有”标准全面完成36个党员活动室建设,平均面积30平方米以上,规范上墙制度和设施配备,打造多功能“红色阵地”。 二、强管理,努力建设高素质骨干队伍。一是抓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从基本组织设置、基本制度执行、基本队伍建设、基本任务落实、基本保障配套等6个方面逐项落实强化党支部基础工作,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党支部的政治职能,建立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建设坚强战斗堡垒。机关第一党支部入选全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支部。二是抓行业作风建设。通过设置举报箱、意见簿,公开举报电话,开展出院病人回访,满意度调查,利用网站和微信平台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制定和实施医德考评实施细则,及时查办信访举报,严格执行医德“一票否决”。截止目前共开展预防提醒谈话742人次,建立约谈台账,同时给予经济扣罚、待岗学习、批评教育约谈等纪律处分,通过打好系列“组合拳”,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三是抓人才引进培育政治把关。坚持党管人才,注重人才年轻化培养,加强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不断探索医院人才工作的新方法,着力解决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人才工作科学发展。建立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健全跟踪评价、发展引导、日常管理机制。采取赴高校引才、专项招聘等方式多渠道、多方式招纳重点岗位专业人才,柔性引进知名专家。分别与北京协和医院等20多所国内知名学府、著名医院建立长期人才培养关系,选派优秀医护人员和管理干部外出进修培训,打造高层次专家人才队伍。现有高级职称262人,硕士、博士研究生98人,省政府特贴获得者2人,市管专家及中青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77人次。 三、强引领,推进医院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在凝心聚力上发挥作用。为保证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建设“三满意”医院(职工满意、病人满意、党委政府满意)规划,以开展巡察整改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不断转变作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紧扣“医本仁术,术为医本”的院训,深入实施以一本院志、一支文艺队伍、一个图书馆等为主要内容的医院文化建设“九个一”工程,为凝聚人心、助力发展提供强劲引擎。二是在攻坚克难上发挥作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院38个党支部、1500余名职工积极响应党委号召在第一时间请战“抗疫”一线。三是在思想政治引领上发挥作用。严格党管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思想文化阵地的有效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强化“互联网+媒体”平台建设,及时宣传党的时政方针,总结提炼先进典型事迹,弘扬正能量,年平均发布各类信息500余条。推行舆情监测定期研判制度,时时监测,每半年召开一次研判会,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舆论导向;搭建“党建长廊”,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建园地、主题教育等,营造浓厚的政治宣传氛围,打造党建文化阵地的亮丽“红色风景”。(唐安 徐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