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要执行封锁、关闭公共场所是很难的,因为国情不同,人们接受的教育不同,对待一件事情的看法和做法与中国差别非常大。早前意大利有博物馆今天宣布关闭明天就开了,有的公共场所明天关闭后天就开了,反反复复,但是随着感染数字的增加,意大利政府开始下“狠手”。 “这周才开始严肃起来,封国了。我们和西班牙都封了”,苗苒说。 现在,出门需要随身携带一张由国家统一下发的出门单,在街上有可能被警察检查,如果没带出门单要被罚款。 出门要满足三个条件:必须采购食物;二是必须工作,单位要开具证明,属于必须性的工作;三是看病。另外,下楼溜宠物是被允许的。 苗苒曾经将拍摄的米兰街景做成服装上的印花 “昨天出了新通知,流浪汉没有出门单在外查到不会被罚款。这点算是想得很细了。” 苗苒强调,华人根本不会出门,没吃的、没喝的才出门。 在苗苒看来,对于一个欧洲国家来说,意大利其实做得已经算不错了,“英国基本疯了”。一直在网上关注消息的他,说最新坊间流传的消息是,英国这个政策是反逻辑的策略,因为如果强制一个英国人在家呆着,结果很可能是提出上诉,现在一句“做好失去亲人的准备”,反而大家都乖了。但这个说法也仅仅是网络流传,没人知道真假,“反正消息出来后,英国地铁上的人少了不少”。 苗苒曾经将拍摄的米兰街景做成服装上的印花 一天睡足十个小时的忙碌生活 现在,他每天在家过着作息无比规律的生活。每天早上7点多起床,夜里九点多睡觉,在疫情之前,他夜里十一点左右睡,也算得上标准。 他觉得首先要多睡。“意大利医疗资源已经处于崩溃状态,拼身体的时候到了,一定要保重睡眠。” 其次,要吃得好。他以前就自诩为厨师,喜欢做菜,尤其是中餐。早上除了一杯咖啡,前些日子给自己卤了两锅茶叶蛋,从国内带去的豆花粉帮了大忙,他喜欢早上给自己煮豆花喝。中午吃得简单且少,晚上则要做顿丰盛的晚餐。他数着最近做的大餐:红烧肉、红焖羊排、豆豉鲮鱼空心菜、土豆丝、红烧肉卷饼...... “现在不吃肉能扛得住病毒吗?”他说。 一周到一周半,他会出门采购一次,扛一大堆物资回家。在疫情刚开始的阶段,当地也发生过超市抢购的情况,但现在已经好了,东西都能买到,甚至能买到国内的螺狮粉。不过,虽然意大利也能网购,但在这方面确实不如国内发达,网购会特别慢,也不可能像国内这样小区组织团购再送到小区门口,毕竟那边没有小区。 疫情前教书时的苗苒 也有一些朋友发视频给他看,说意大利变成人间炼狱。“其实还好,并没有那么夸张”。 尽管天天在家,但他非常忙,以前大家还会问“你忙吗,方便通话吗?”现在都知道他在家,随时随地一个电话打来。 意大利学校也停课了,开始网上授课。“设计学咋网上授课?我还没开课,有的老师已经上了一周课,这种课程其实很难上,但也没办法”。苗苒对于即将给学生们上网课感觉有点忧心。 Q&A 文刀米:你一个人生活在米兰,家人都在国内,他们是不是特别担心你? 苗苒:担心肯定担心,但担心也不能怎么样,现在好多华人“倒流”真的不聪明,一个路上太危险,二个确实也是自私,最安全的就是呆在家里不出门。大家要冷静、理智一点。 苗苒以前的设计 文刀米:在网上看到一些消息,觉得你们那边都不戴口罩? 苗苒:也要求戴口罩的,不戴口罩其实可以理解,因为没有那么多物资,当时中国基本把全世界的口罩都买走了,谁也想不到这么快会发展成世界问题,医疗物资供应很难及时,这边现在非常难买到口罩。我们得平心静气看待这个问题。 苗苒以前的设计 文刀米:疫情对你工作的影响有多大?有没有发工资的压力? 苗苒:工作影响很大,没办法,世界级的灾难,只能扛。相对来说我们算好,有国内外两方面的业务。有自己品牌的销售业务,另外有与国内几个大品牌合作的业务。自己品牌这部分固定客户还行,但新客户就很难,订单下降,但我们本来就是小型设计师品牌,现在看出小门小户的好处,成本相对好控制。 跟国内的合作一直继续,眼下的工作没有停,常常要网上开会开很久。现在国内快好了,我们需要赶紧上手,但是全球影响,不是好了就明天回归,总有“战后”修复时间。 发工资的压力还好,我是小企业,永远有压力,现在压力稍微大一点,尽量折腾。有的大企业真的是没办法,只能大家熬一下,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欧洲说唱歌手Ghemo穿着miaoran 文刀米:现在国内情况已经缓解很多了,不少华人从国外回来希望躲避疫情,你有没有想过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