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被病毒“激活”的中国制造(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2-13
摘要:需求稳定但阶段性供应短缺的主要是鲜菜,因疫情期间鲜活农产品运输受到较大影响,产销区供求矛盾突出,同时鲜菜贮藏时间较短,断缺问题会较快暴露,导致蔬菜快速涨价。好在这方面今年有关部门政策及时、措施积极、

  需求稳定但阶段性供应短缺的主要是鲜菜,因疫情期间鲜活农产品运输受到较大影响,产销区供求矛盾突出,同时鲜菜贮藏时间较短,断缺问题会较快暴露,导致蔬菜快速涨价。好在这方面今年有关部门政策及时、措施积极、惩处严厉,从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价格较大的波动。

  复工问题、员工生活的滞涩,可能造成对制造业的小小冲击。但毫无疑问,这只是时间问题。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节奏不会变。第二产业依旧会以它的脚步,向前。

  4

  2020年的开头,老李所在的研发部门成了最大的摆设。灵活的上班形式正在被采用——假期继续,不过年后做什么岗位,据说要靠另行通知。

  工资与房租带来的疾风,不仅吹向了老板,也吹伤了一线的员工。

  马娟的口罩流水线已经开始运转,他们一组二十多人分为三班,倒班生产。对于产线的工人来说,有活干最好。这意味着每个月的房贷,一分也不会少。

  当然可以想见,在未来,在非理性需求过后,大部分企业还是会回到自己的老本行,做手机的做手机,做鞋的做鞋,代工的继续代工。

  某种意义上,老李和马娟所出的行业,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体两面。中国有着全球最为庞大的制造业,是全球唯一一个满足联合国对制造业所有细分的所有门类的国家。在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自觉地以为中国制造业世界第一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甚至质疑它巨大的规模——似乎,刚刚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美国工厂》也在替中国思考这个问题:

  中国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进入深水区,逐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开始淘汰所谓的“粗放型”产能,逐步向高端制造业迈进。

  2019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在现在GDP 中的占比分别为7%、39%、54%;而2002 年,三者的占比分别为13.7%、44.8%、41.5%——第二产业的比例,已然被附加价值更高第三产业所超越了。

  但是,在今天,我们所侦测到的真相是:即便是在“淘汰产能”的今天,中国制造业依旧保持着最为了不起的存在和优势。无论面对2019年资本的压力、2020年天灾的冲击,“世界工厂”数十年积累的厚重底色,仍然提供着不变的高效。

  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色,为“中国制造”提供了最大的潜力。更别说我们最大的动能:奋斗。去转变、去思考、去应对,第二产业的存在方式,本身就具有智慧。

  疫情之下的中国制造业,正展现出最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可以想象的是,这种聪颖和韧性将会继续。

  这是现实的传奇,这是任何电影都无法预言的。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