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2019年我国政法新媒体进一步发力,政法新媒体融合平台和政法网红品牌陆续开通上线,成为了我国网络正能量传播的引爆点和主力军,各政法新媒体平台以其真实感人的工作事迹、生活故事和网红短视频,以自然清新亲民爱民的形象,充满时代气息又极具成效的弘扬了政能量和主旋律,为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时代树立起了一个个新模范新榜样和新英雄! 自2018年中央政法委陈一新秘书长提出政法新媒体的“三四五六”创新举措和政法网络新媒体创新发展的“八个坚持”以来,我国各级政法部门在2019年新媒体建设和网络传播工作中就呈现出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新局面。首先,政法新媒体进一步开通了多平台、多渠道,除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头条号外,短视频、网络直播、小程序等也已成为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在新媒体建设上又一块“主阵地”“新领地”,开通短视频账号的政法机构数量快速增加,一大批政法短视频账号迅速走红,其中“浙有正能量”、“警界君”、“四平警事”等账号粉丝数量过千万,获赞数量过亿;“铁力公安”、“冰城巡特警”、“平安佳木斯”、“合肥庐阳交警”、“茶城森警”、“孝警阿特”、“伊春南岔交警”等政法新媒体网红账号粉丝过百万,获赞数超过千万,影响力越来越大;第二,政法新媒体融媒体矩阵建设成效明显。从评测数据看,各级政法机构新媒体矩阵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少数省政法委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全覆盖,政法新媒体进一步朝着多平台融合发展,新媒体覆盖面持续扩大,部分政法机构除开通微博、微信外,又陆续注册头条号、短视频账号,还建设了APP,政法机关“两微一端”正在实现统一管理、统一发布和综合运维。第三,我国政法新媒体内容发布数量逐年增长,质量稳步提高,对各类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热点事件以及舆情应对能力明显提升,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服务人民群众等多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四,各类政法新媒体平台及负责同志们通过不懈努力、辛勤创作、持续创新、有效传播,通过日复一日、周复一周、月复一月、分秒必争的向广大人民群众讲述着政法好故事,传播着政法好声音,极短时间内就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荡涤污秽扫出了一片清朗的天空。各级政法新媒体通过真实感人的先进事迹,为社会和民众树立起了一个个新模范新榜样和新英雄,迅速拉近了政法执法部门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为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全力推进扫黑除恶营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网络环境与社会氛围。 第五: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下午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正在与社会管理和政法服务深度融合,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政法工作向普惠化、智能化、现代化纵深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先后组织十多次集体学习,包括“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我国宪法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等内容,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要推动区块链底层技术服务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2018年5月,中央政法委召开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的要求。2019年中,各级政法单位大胆创新,创新司法应用场景,将新技术和政法业务深入融合,一批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政法应用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亮点纷呈。例如: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通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保全服务平台”,该平台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法院财产保全业务,有利于杜绝虚假保函、恶意篡改保函等现象,这是上海法院首次应用“区块链”技术保全财产。北京互联网法院率先建成“以审判为中心、以预防为抓手”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天平链电子证据平台,提供电子证据固化、知识产权确权、追溯防伪以及智能合约“一键执行立案”等服务,有效解决了证据认定真实性难题,创新了互联网司法审判模式,提升了执行质效,实现电子数据的可靠性和证明力,大大降低当事人的维权成本。深圳南山区打造政法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将原有的电子卷宗制作时间从25分钟一卷,缩短至8分钟一卷;案件流转时间从6小时一件,缩短至1-5分钟一件;换押证从原来的至少需要人工跑腿6次,变成如今的网上一步换押。北京政法网、密云政法网等单位相继开通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政法网站及新媒体智能问答机器人,整合公检法司的在线数据资源,老百姓常问的政法知识和法律知识实现“秒回、准回和智回”,构建起一个实时的、智能化的法律咨询平台。上述政法部门的积极探索和应用,充分表明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正在与社会管理和政法服务深度融合,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政法工作向普惠化、智能化、现代化纵深发展! 第六: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全面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步入快车道主航道新征程! 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15日至16日出席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时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政法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维护了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凝聚着全国政法战线和广大政法干警的智慧和汗水。要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善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要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司法力度,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食品更安全、交通更顺畅、社会更和谐有序。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创新完善平安建设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好政法系统和相关部门的资源力量,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各地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落实好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履行好维护一方稳定、守护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要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教育、道德教化,改进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表彰工作,让全社会充满正气、正义。要坚持依法办事,让遵法守纪者扬眉吐气,让违法失德者寸步难行。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调动城乡群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自主自治的积极性,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要加快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习近平指出,政法系统要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加快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政法机构职能体系。要优化政法机关职权配置,构建各尽其职、配合有力、制约有效的工作体系。要推进政法机关内设机构改革,优化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让运行更加顺畅高效。要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让司法人员集中精力尽好责、办好案,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公信力。要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紧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坚决防止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甚至执法犯法、司法腐败。要深化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总书记还强调,政法机关承担着大量公共服务职能,要努力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服务。要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加快推进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改革,推动诉讼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解决好异地诉讼难等问题。要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要加快构建海外安全保护体系,保障我国在海外的机构、人员合法权益。政法系统要把专业化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专业化建设要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全面提升政法干警的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政法队伍是和平年代奉献最多、牺牲最大的队伍。对这支特殊的队伍,要给予特殊的关爱,做到政治上激励、工作上鼓劲、待遇上保障、人文上关怀,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各种实际困难,让干警安身、安心、安业。 总书记讲话要求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标志着我国全面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步入快车道主航道新征程!我国政法机关加快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政法机构职能体系,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努力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服务,全面提升政法干警的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等各项政法工作开始全面提速,我国各级政法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