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垃圾回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中国目前的垃圾回收体系面临挑战。全国城市的垃圾已从2010年的1.5亿吨增长到2016年的2.2亿吨。沿海省份是主要的废弃物的产生者,还有大型城市,例如上海和北京,这也是这些城市先行的必要性。 中国城市的废物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占60%,焚化占38%,这种废物处理方式对土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城市垃圾中,食物垃圾占50%以上,而塑料占12%排在第二位,因此,对食物垃圾进行堆肥等就地处置可以大量减少餐厨垃圾的处理量。 在垃圾对于发电的贡献组成中由于塑料的高热值,塑料含量高达62%。开展废物分类和回收可以大大减少垃圾填埋场的压力并提高可回收率。 中国塑料生产和消费现状 据统计,2018年全世界塑料产量达到3.59亿吨,而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塑料生产大国,产量占全球的30%。中国的塑料消费也是世界第一,2018年生产的塑料制品达到6042.15万吨。中国(不含港澳台)人均消费塑料为45.1千克(按总人口约为13.4亿人计)。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人均塑料消费大多在120千克以上。塑料在电子电器、汽车、塑料袋等领域用途的扩大,伴随而来的报废产品,塑料材料及塑料制件的废弃数量与日俱增。 中国塑料废弃物产量每年8000多万吨,再生利用率约为20%,废塑料包装回收率低。中国当年塑料制品的废弃率高达45%~55%,但回收及再生利用增长率却低于5%。 后端的塑料回收再生行业也是随着中国废塑料进口发展起来的。资源再生行业之前的利润是依靠废塑料近乎零成本进口,以及环境成本为代价的。而在2017年起中国禁止废塑料进口,加强环境监管,废塑料收集成本,环境、土地、人力成本已经难以支撑传统的体系,行业面临转型,如何建立更高品质的回收体系,提高利用率成为关键因素。国内后端废弃物回收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体系,中国垃圾回收主要包括市政垃圾回收,和体系外的以拾荒者为主,他们主要收回废旧的塑料、包装、容器等。 国际原油价格自2018年下半年油价变化,我们会看到新料价格不断下降,导致以往的再生塑料低于新料价格的格局被打破。这一现实,让塑料再生行业更加困难,更加迫切需要从塑料生产的源头去减少塑料的生产和再生。 政策措施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规定“在2017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由此也引发了全球的塑料风云变动。同时提出”必须加快国内固体废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国内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率,到2020年,将国内固体废物回收量由2015年的2.46亿吨提高到3.5亿吨。” 国务院、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环境部等近年来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以提高资源回收率。2017年,发改委住建部就已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19年初国务院就发布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试点城市在固体废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明显进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全面提升、培育一批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骨干企业。《固废法》目前已进入修订进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写入草案。2019年7月上海带头开展的垃圾分类拉开这场垃圾分类的序幕。2019年9月,中央深改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的强大政策信号。 01、农膜和农药包装 农膜作为对土壤污染破坏很大的一次性塑料,成为政策重点,国家各部委相继发出相关行动计划。2016年5月环境部《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提出“到2017年底前,出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等部门规章。到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 2017年5月,农业部发布《农膜回收行动方案》,在甘肃、新疆和内蒙古启动建设100个地膜治理示范县,通过2-3年的时间,实现示范县加厚地膜全面推广使用、回收加工体系基本建立、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率先实现地膜基本资源化利用。 2018年11月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又再次提到加强地膜等废弃物处理利用,推进地膜捡拾机械化,推动废旧地回收加工再利用。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研发和试验示范。加强用化学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以回收、处理等环节为重点,提升废旧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再利用水平。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回收利用体系。推广应用标准地膜,禁止生产和使用厚度低于0.01毫米的地膜。有条件的城市,将地膜回收作为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必要环节,全面推进机械化回收。到2020年,重点用膜区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又一次将农膜和农药包装物放入其中,按照“谁购买谁交回、谁销售谁收集”原则,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奖励或使用者押金返还等制度,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实施无害化处理。 02、一次性塑料 |